第84章 离岛交订单(1/3)
铁的种类,第一个解释人是瑞尼·瑞欧莫。1722年,他写了一本书:
解释了钢,熟铁和铸铁包含一定量的碳后会更卓越。工业革命在同一世纪开始,大规模的依赖于这种金属。
转炉炼钢法,是英国发明家贝塞麦,在1856年8月11日宣布发明这一技术,1857年申请了发明专利。
1864年,法国人马丁利用蓄热原理,创立了平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对原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
容量大,生产的品种多,所以不到20年,就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
而一直到大跃进时期,大量的农村钢铁厂依旧采用的是平炉炼钢法。
对于鲁斌而言,只有大规模的煤铁供应不受限制,自己才有资格去实验平炉炼钢。
而只有钢材能够大规模供应后,才能解决后膛装火炮的气密性的问题。
鲁斌可不觉得用铸铁当炮闩会有啥好效果,前车之鉴就是佛郎机炮,又叫子母铳。
在明末的一段时间内,其实非常流行的佛郎机大炮。
因为那个时候海船的吨位普遍偏低,海上的战斗也以接舷战为主,佛郎机炮的高射速可以弥补威力的缺陷,对甲板的人员造成杀伤。
可佛郎机炮在这个时候几乎已经绝迹了,就是因为铸铁子铳的材料问题导致后膛装火炮膛压过低,威力比不过前膛炮。
虽然佛郎机炮有着装填方便射速快的优势,可随着战列舰吨位越造越大,船壳越来越厚,佛郎机炮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
带英已经用海上炮战淘汰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接舷战,一款不能破防的佛郎机炮实在是鸡肋。
这就好比两个穿着防弹衣的人举枪对射,一个拿着冲锋枪狂扫,但是不能破防,另一个虽然装填缓慢,可手上拿的却是巴雷特… …
… …
———————————————
要说不遗憾那是骗人的,明明是正确的方向却由于各种限制导致自己不能装备。
可能当时带英皇家海军撤装阿姆斯特朗大炮,又恢复前膛炮,可是同样的无奈吧?
可鲁斌也没有啥好办法,自己对于材料学方面确实不太懂,哪怕现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