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鲁滨漂流之不逊重生> 第57章 船舵的姿势(1/3)

第57章 船舵的姿势(1/3)

    回到海边,鲁斌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船坞去查看黄金梅丽号的状况。

    由于之前已经把坞口的泥土挖开了,最近降雨量增加,坞坑内已积起半米多深的雨水,不过小河还没有分流,估计还得等一段时间。

    “第一次这么期待来一场大暴雨…”

    一边嘟囔一边爬上甲板,小船的甲板全部刷了一层棕榈油,雨水并没有浸湿木板。

    推开舱门,船舱里还是比较干燥的,就是墙壁一些接缝有点不太明显的渗漏,这个到时候用胶漆处理一下就好了。

    来到底舱,鲁斌仔细查看了一圈船板的状况,由于船板的接缝处全部用胶填合了,水密状态甚至比上层船舱还要完好。

    略松一口气,又爬进艏舱和艉舱检查一遍,情况都非常良好,防水性一流。

    “果然,劳资还是那个手工达人,不就是等比例放大嘛,霍霍霍霍~”

    … …

    满意地推着小车返回院子里,接下来就是要做一些精细活儿了,比如船舵系统和船帆的缝制。

    船舵系统鲁斌选择的是最可靠的不平衡舵,一开始想把舵机做成方向盘状的。

    异想天开的设计用麻绳连接到舵盘上,靠转动舵盘牵引麻绳,来控制舵面的转动。

    后来还是放弃了,一来是整个系统太过复杂,缺少各种铁制零件,二来其维护难度、可靠程度都不如舵杆。

    所以鲁斌并不准备做那些狐狸发骚的东西,一切以实用作为第一原则。

    … …

    ———————————————

    舵,作为船舶的重要属具,是中国最先创制的,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舵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杰出贡献。

    中国古代船舵的起源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 以桨代舵、桨形舵和成熟舵三个阶段。

    平衡舵的出现标志着船舵发展的成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古船舵在平衡舵的基础上朝着两个方向演变:

    一是继续适应内河船舶舵效高、回转直径小的要求,演变成如长江上游“麻秧子船”所用的那种平衡舵。

    麻秧子船船舵最大的特点是舵平衡系数高,舵前叶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