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344章:《致橡树》……(求订阅)(1/7)

第344章:《致橡树》……(求订阅)(1/7)

    “1952年,舒婷出生于闽省石码镇,随后,舒婷的母亲带着舒婷兄妹三人来到了闽省厦市,并住在外祖母的家里。1964年,舒婷就读于厦市1号,1969年,舒婷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成为了一名女知青。”

    向来讲诗人。

    如果单独讲诗,或许也能理解一二。

    但如果没有背景,不了解诗人,那么真的很难完全了解这一些诗的意思。

    所以。

    舒婷写的诗陈凡暂时先不说,他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舒婷这个人。

    所以。

    在与群里一众粉丝聊过之后,陈凡便直接在西湖边上再次开了直播。

    与往常一样。

    陈凡刚开直播,无数粉丝便纷纷进入了陈凡直播间。

    并且。

    他们直接就问起了一个令他们有一些疑惑的问题。

    “凡哥,什么是上山下乡,又什么是女知青?”

    “这都不懂?”

    陈凡正要说……

    随后却是明白。

    是了。

    明朝之后前世就与这个世界不一样了。

    所以这一世,也有不少与前世不一样。

    特别是对于现代来说。

    他们不知道上山下乡,不知道知青太正常了。

    不过这倒是一个比较有兴趣的话题。

    陈凡解释说道:“知青就是知识青年的意思,女知青就是女性知识青年。不过,这个知识青年并不代表他们一定有着非常高深的学问。在那个时代,整个国家普遍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很多人小学没毕业,读了初中的都受很不错。要是读了个高中,基本上和现在本科差不多。”

    “只是那个时候,上头经济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很多留在城市里的知识青年无法就业,也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他们提供。于是,上头便提议,到农村去,并且认为,农村有更为广阔的舞台。至此,上山下乡就成为了知青的标志。城市里大量的知青,他们便随着上头的建议,去往了全国各地的农村。”

    说完。

    陈凡又补充了一句:“这个,我说的并不是我们所在的世界。”

    只是虽然陈凡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