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曹宇的发现(2/6)
这意思是,牺牲了也好,总比被敌人抓住要遭遇严刑拷打、受罪要好?
曹宇仔细琢磨,他将自己代入到对一名牺牲了的同志说这话的场景。
曹宇摇摇头,如果是他分析的这种情况,前面那句‘这样也好’倒是还算符合逻辑,不过,后面那句‘算是好结果了’,则有些别扭。
为什么会别扭?
这意味着他假想的这种情况,并不符合事实逻辑?
曹宇将注意力放在了最后这句‘算是好结果了’上面。
为革命牺牲,对于一名布尔什维克来说,确实是最光荣的结果了。
那么,曹宇心中一动,反之,‘不好的结果’是什么?
逃兵?
叛徒?
曹宇的心中咯噔一下。
……
霍星黔同志遇害的时候,正是上海党组织最困难的时候,当年‘黎明’背叛革命给上海红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此后数年,上海的革命都处在了低谷期。
而霍星黔牺牲前半年,中央特科被敌人破获,包括‘竹林’同志在内很多同志都牺牲了,而上海党组织当时也和总部失去了联系,上海的革命形势更遭重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
在白色恐怖弥漫,革命形势无比严峻的时候,当时组织内部一部分同志对革命前景产生了悲观想法,乃至是一些人选择了当一个可耻的叛徒!
曹宇的眉头皱起来。
他意识到,如果按照自己现在这种分析逻辑,他对那后半句话的解读,都开始有一种‘霍星黔同志对革命前途动摇,乃至是悲观绝望’的判断了。
曹宇摇摇头,他觉得自己的这种‘胡乱分析’,是对已经牺牲了的霍星黔同志的不尊重和亵渎。
但是,理智又告诉曹宇,抛开个人情绪,从理智角度,逻辑分析的话,他的这种想法和判断又是符合逻辑的。
难道程千帆那个极度仇视红色的刽子手,竟然无意间帮组织上除掉了一个对革命产生悲观思想……
……
不对!
即便是,假若霍星黔同志生前确实是一度对革命前景产生了悲观思想,但是,这只是一时的错误想法罢了,霍星黔同志并未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