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安排住处(3/3)
开辟了一小块儿菜地。
经过几天的修整,原本荒废的小院都焕然一新了。
原本,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偏偏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
陈学深提出要在瓦窑村设立研究所支部。
还明确表示支部位置必须要靠近赵瑞刚家。
陈学深这个要求,属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刘永才却没办法直接拒绝。
因为陈学深开出的条件极具吸引力:
一旦三零八所支部设立成功,将以研究所的名义向上级申请,给瓦窑村恢复供电。
在这个电力资源极为稀缺的年代,周围村落大多依靠煤油灯或者蜡烛照明。
而在鞍阳钢厂红火的那些年,连带着瓦窑村也享受过通电的便利。
但后来的情况,也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能给村子重新接通电路,那将彻底改善社员们的生活。
然而,这就意味着原本规划给廖荣生的院落,可能要另作他用。
刘永才顿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廖荣生的留驻,对村里民兵训练和潜在的安保工作至关重要。
毕竟土匪一日不连根拔起,瓦窑大队一日不敢掉以轻心。
可另一方面,研究所支部的设立,带来的便利和供电机会也千载难逢。
刘永才在村部反复踱步,抓耳挠腮了一整宿。
最后终于决定,还是继续把那处小院留给廖荣生。
把研究所的支部安排在村中央,距离工厂更近的一处闲置院落中。
就在刘永才以为万事妥当的时候,赵瑞刚赶来了。
平时,赵瑞刚极少主动找刘永才。
这次却风风火火,行色匆匆,看得刘永才也跟着紧张起来:“是车间出什么事了?还是研究所有什么问题?”
赵瑞刚抹了把汗,缓了口气,笑道:
“都不是,大伯,我想把我师父郑怀城,接到村里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