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前路漫漫矣,吾可期许之(1/3)
印书、卖书,本也是陈叙所欲。在客栈的房间中,陈叙直接与崔家、宁家签订了售书协议。崔家印书坊最多,拥有时下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坊中活字又都以秘制药水浸泡过,与寻常书坊不同,解决了活字容易模糊、开裂、变形等众多问题。印刷效率极高,远超同行。但崔云麒却说:“陈兄的诗赋文稿,我是必定要令人做成雕版的。今日先印千册,来日再印万册。十套百套雕版同时印制,日后莫说是千册万册,便是十万册都定然不成问题!”这基本上是不计成本了。眼看崔云麒一副头脑发热的样子,宁家的嫡长子宁星却说:“实在不必如此,如此张扬靡费,料想也非陈兄所喜。依我说,做个十几二十套雕版也尽够了。我宁家在整个天南七府中共有书肆二十九家,茶馆虽未出云江府,但每县也至少有一家。崔兄你与其将大量精力成本花费在雕版上,倒不如多开几家书肆?”得了,又互相打压上了。陈叙真是哭笑不得。他主动参与讨论,快刀斩乱麻,最后定下方案,崔家只需刻制五套雕版就好。别看一下子就从几十套腰斩到五套,事实上时下绝大多数书籍,在同一家印书坊都至多只能拥有一套雕版。试想寻常一册书百页起算,每页都要雕版才能成套,那一册书得拥有多少雕版?雕版又厚重,再多来几套,不论雕刻还是保存都是大问题。崔家书坊还是以活字印刷为主,许多书籍甚至连一套雕版都没有。陈叙这两则小故事合成一册《侠客行》,所幸装订不厚,一共只有五十几页,多来几套雕版倒也不费事。最后三方议定,新书先印三千册,定价200文一本,陈叙分润三成作为稿酬。至于宁家再从崔家书坊购书卖书,该如何出价,如何分成,这就是宁家与崔家之间的事情了。陈叙拿到售价的三成做稿酬,实际上是崔云麒再三让利之故。因为这里只算了售价,根本没算崔家印书的成本。不过这种程度的示好,陈叙尚能接受。崔云麒踌躇满志说:“三千册而已,仅仅只是开端。陈兄,不说其它,单只因这一首侠客行,此书便必定火爆云江!”他对《侠客行》喜爱到甚至痴迷,只觉得这首诗每一字每一句都完全击中了自己的灵魂。读过此诗,从前无数诗文便都成了木絮蜡灰,思之索然无味。陈叙微笑不语,只要给足时间,《侠客行》又何止是能火爆云江?有此带动,两则造畜小故事也应当是要逐渐传遍天下。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