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第250章:他知道他输定了(2/3)

第250章:他知道他输定了(2/3)

而学生为了不受饥饿,哪怕不善耕田,也只得耕田,便只能分出织布的时间来耕田,于是布只能织5匹,粮食只获3石。”淳于越和叔孙通他们全都愣住了,露出思索的神色。好像哪里不对!粮食和布匹的产量减少了!原本的两个人可以生产出25石粮食,10匹布。然后怎么就变成了18石粮食,7匹布?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三位大儒不会不明白,所以陆贾这个例子并不是胡乱言语。叔孙通也没有因为陆贾说他耕田云云而生气,因为他本身就要耕田。“所以……”叔孙通眼前一亮,瞪大了眼睛盯着陆贾,“商人在中间进行交易,让善耕田者耕田,善织布者织布,然后各取所需……”由此得出的结论便是,没有商人在中间进行买卖,的确会使生产力下降。陆贾点头道:“朝廷收取市税,关税原本就比田租、口赋更重,如今陛下更是近乎免了农民的田租,因此并不会导致太多的农民去行商,反而只能激励原本的富贵之家和权贵行商,此为平衡之道。”“农为国之本,但国不可无商!”陆贾继续说道,“若是无商人,那些既不耕田又不织布的匠人,他们得了钱财如何获得粮食和布匹?他们又如何生存?”“若无匠人,房屋宫殿又叫谁来修建?”“《管子·小匡》中也有言,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管仲对齐桓公曾主张士、农、工、商四民应分业定居,各自传承技能,并认为四民在维系国家运转中的作用无高低之分。叔孙通有些失神,嘴唇微微颤动,喃喃自语:“一人一年竟然多出七石粮食,三匹布?若是放眼天下……”陆贾:“……”不是?!你还在想布匹和粮食的事?淳于越和伏生望着陆贾,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们苦学儒经,却也并不是腐朽之人,道理一说便通。商人的存在便是让精于做某事的人专心做某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再由商人从中买卖。而商人进行买卖这个过程中的确也会获利,但朝廷也从中收取了高额的市税和关税。如此国库才能充盈!赵凌登基之后,免去了农民的田租,鼓励富人行商,天下一片兴兴向荣,国库也越发充盈,可见此政令也是正确的。“先生?”陆贾见叔孙通失神,还真怕这位老爷子因为丢了脸面气血攻心。皇帝吩咐他,让儒家的大儒来写《辩商》,可没让他把人给气坏了。之前久久不出门迎接,本来是等盖邱进来,意思就是,你儒家不写,道家有人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