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我怕秦国误会(4/7)
>
“这有何问题?”
他故意装不懂的问了句。
舍友看着他,笑了:“王组长,您知道这学宫建造的事吗?这当中有多少弯弯绕绕?”
“我父亲就从商,你问我这个?”
“……”
大意了……
王青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就是一些肮脏事。
比如那些砖厂不符合学宫这严格要求、却依旧算上好的砖,在被学宫拒绝过后,就被打上了次品的标签,然后被一些民间商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走。
以次品买入,以良品出厂。
过一段时间后,兴许某个不太重要的小工程上,这些砖头就会被分批次掺杂进材料里。
又或者几天后,一些贵族家中或者仓库里,就会多出一些自家商行制造的‘建筑材料’。
然后可能转手一卖,这当中的钱就多出了许多。
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合理合规合法。
但当它们出现在一件事内联系起来,朝廷的钱就是进了私人口袋。
还有现在外面正在进行的那些建筑行动。
参与学宫建造的,除了朝廷招募的工人外,还有一些负责提供材料的民间工厂——虽然大部分材料都是国营工厂制造,但只是漏出来的那些,就足够许多民间工厂崛起。
水泥配方民间买不到,但诸如砖石厂、瓦厂、家具厂民间却是有的。
而且很奇怪的是,虽然三川郡府衙是在确定自己郡有学宫后才临时调集工厂,可有些“民间商人”居然能在短时间内征召来足够的工人,快速扩大产能。
招募工人不仅需要准备足够人和工钱,还要准备相应食物、宿舍以遵守秦国法律,尤其是还需要足够的原材料和加工设备以及时间;这些在这个通讯不怎么发达的时代,短时间很难弄好。
可就是这样,在其他真正的民间商人还在一边喜悦的看着朝廷征调令、一边为招工人的事项忙得焦头烂额时,他们的一些“同行”已经快他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