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那一抹科学之光!(2/7)
为主的纸壳弹药。
其实在一旁不远处,李缘已经看到了几个样品。
“火绳枪造出来了?”
“回国师,我们造出了几支。”一个匠人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李由。
李由接过了话头:“由于国师您之前说的那个、能大规模批量装备的机床暂时还没有弄出来,所以这些枪管和部件都是由一些老匠人手工打出来的,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人力和物料成本,都……”
李缘点了点头,那就是还处于‘实验组装阶段’,大规模量产阶段前夕。
“我刚才听你说,你认为枪管太长了?”他看向了之前发声质疑的那个匠人,后者有些脸红,但还是硬着头皮道:“是,没必要那么长!”
李缘沉默了一下,他在为基础科学的缓慢而感到遗憾。
就比如这个问题。
如果大秦的基础材料学进步了,能制作出足够的合金机床了,那就能大规模制作出枪械;而如果能造出几十支不同的火绳枪来实验,那这个匠人估计就能自己试出结果,或者由军方反馈给科学院数据。
只可惜,现在只能靠几个老匠人手搓,这当高精尖物品证明手艺可以,制作武器可不行……
不出他意外,当李缘看到一支火绳枪样品时,现实也符合了他的想法。
手中这支一米多长的大秦火绳枪,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在外公手中看到过的一支土猎枪,两者除了装药击发方式不同外,看上去都是一样的粗犷、一样的能用。
放下枪,又拿起几枚纸壳弹药。
后世的弹药发展史里,纸壳弹药在早期曾占据过一定地位,人们最开始是从枪管里塞火药的前装药方式;后来为了方便,开始造出纸壳弹药,但仍旧是弹头与火药分开;直到后来发明了底火的方式,纸壳弹药才彻底大成——也是彻底演变为现代子弹。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大成之后不久就被金属子弹取代了。
而很显然,这个时空的大秦也走上了一样的路,先弄出了纸壳弹药。
金属弹药,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