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城门(1/5)
安顺城外。
刘长子和几个伙伴赶到这里后,才发现根本进不了城。安顺城早已在数日前便已四门紧闭,想要进去,需要特别通行证。望着四周围,乌泱乌泱的人群,刘长子皱了皱眉。城墙上方,守城的士兵还时不时的探出头来,观察城下的人群,但有靠近者,便会大声喝斥警告,命他们远离。偶尔遇到几个不听劝的,甚至还会弯弓搭箭,以作威胁,森冷的箭锋闪耀着日光,透露出死亡的味道,于是所有人便都只能退避三舍。然而,往前进一步会死,往后退一步,难道就能活?那紧闭的城门,仿佛便是生死门般,明明让人越来越沮丧,却又舍不得就此离去。
刘长子看着周遭那些不得其门而入的百姓,心情复杂。一方面,正是官府的这种行为使得义军得以发展壮大,可以说正是他们的无情才将那些人推向义军的阵营的;另一方面,他其实对这些人的遭遇是充满了同情的,看着他们拖儿带女、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双眼无神、面黄肌瘦的样子,就已经够可怜的了,然而他知道这却还不是他们苦难的终点。
某种程度上,刘千斤和李胡子等人的作为,确实是加重了灾民们的苦难的。本来已经陷入饥荒了,又加上动乱,灾民们饿着肚子还要东逃西窜的,又加上各种各样的流言,让他们心生恐惧,许多老人家、孩子或者身体状况差一点儿的,就是在这种种原因下,死在了路上。而也正是因为目睹了这些惨状,才让他们心生绝望,然后便在这种情绪下滋生了对朝廷的怨恨。最终,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他们开始加入叛军的行列。当然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反叛之军的,而是正义之师,他们的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让这些可怜百姓能够继续活下去的正义的斗争。
刘长子并不缺乏对于灾民的同情,然而如今的情势已经容不得他们心存太多的恻隐之心了,他们除了继续往前冲过去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除却成王败寇,没有第三条路了。当然若是他们选择向朝廷投降,或许的确可以避免许多伤亡。可是,那对于刘千斤等义军的领导层及其家族而言,便意味着抄家夷族的结局。如此的话,怎么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或许是一开始的时候,义军的行动实在是太过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