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钦差(上)(1/5)
京城,城外大营。
帅帐内,陈庆之看着张恪,本来想立马就拒绝他的,然而略一思索后,又谨慎的道:“敬之想去?”眼前的男子虽然年轻,但对于他的能力,陈庆之还是认可的。而若是真的要派一个人去西南的话,这个人是必须要能够完全领会朝廷处理此事的核心原则的。那就是此去西南不仅要结束叛乱,还要在之后做好抚民安境的后续工作的。这事儿还真的是极其复杂的,需要相当的政治智慧,若是没有的话,还真干不了这活的。
对于张恪的主动请缨,陈庆之在细想过后,倒是有一些意动的。张恪点了点头,实话实说道:“回大帅,老实说要处理好西南之事,下官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这是个精细活,它表面看着只是两件事,但这里头的事儿却是千头万绪、复杂无比,稍有不慎,影响地可是几十万生民的前途和命运,想想都令人头痛。”
听到张恪自承没有把握处理好,陈庆之倒反而对他更加欣赏和认可了。因为这说明了张恪确实是深度思考过相关问题的,也不是心血来潮下,随意请缨的。国家大事,最怕的就是那种啥都拎不清时,就敢去夸下各种海口,看着好像是勇于担当,实则只是个愣头青的人。真正能做事,会做事的,都是谋定而后动,事前经过周密思考,对于可能的困难进行过充分的评估,说话实事求是,做事时也能脚踏实地的人。所以,张恪说自己为此而头痛,那至少说明了他对这件事儿,确实是想了很多、很杂、很全的。
陈庆之笑道:“看来敬之对此事是有过诸多思考的。你不妨仔细说一说。”
“是,大帅。”张恪自然知道像这样的大事,是不可能仅靠表个态,就能被委以重任的,那也太过儿戏了,终究还是要上点干货的。于是,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把自己的那些想法做了下汇报。
首先,虽然对朝廷来说,最终还是更希望和平解决叛乱的问题。可是,想要让那些叛乱者深刻的认识到叛乱是绝对没有什么前途的事业的事实,那首先还是必须先使用强大的武力去震慑住对方,给他们来个当头棒喝的。妄想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说服对方,那是不现实的,所以,基本上还是要先打上一仗的,而且这仗还必须打赢,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