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打造标杆,蜂拥而至的商家!乱象生!(求订阅)(2/5)
驻拼呗的工作。”
李明哲一摆手,根本没把一个小家电的类目经理当回事。
他是生意人,最看重渠道,平台要是都搞二选一,品牌方还怎么做生意?
小品牌或许会怕,他可不怵!
同时,他对赵波的机灵劲很满意。
实际上,2011年的阿狸还没那么霸道,只是类目小二怕拼呗影响自己业绩,才私下警告赵波。
另一边。
从下午开始,拼呗招商部的电话响个不停。
之前对招商爱搭不理的品牌方,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缴纳保证金、签订入驻协议时的态度,特别积极。
这就是陈延森在初期只重点推美的、九阳、西粤脐橙和水星家纺的原因。
集中流量,先打造几个经典案例,这就等于无声地向外宣告。
来拼呗,有钱赚!
在国人朴素的观念里,能赚钱的门道,没人会轻易分享。
所以招商联系这些品牌方时,大多被拒绝了。
毕竟那时拼呗连产品雏形都没有,拿什么保证销量?
可结果,首批入驻的商家都赚疯了!
比如大米,整个拼呗商城就两款,5斤装和10斤装,都来自同一家东北的大米加工厂。
两天半,大米累计卖了13万单!
虽说毛利率不高,可毛利额可观,一天净赚20万。
食品、服装、小家电、美妆、家居百货等类目,一共才500个商家,每天却有500万流量涌入。
拼呗的头部商家赚得钵满盆满,尾部商家也收获颇丰,每天销售额高达十几万。
一时间,商家蜂拥而至,招商部人手严重不足。
陈延森坐在办公室,看着熊力送来的各部门招人预算,想都没想就批复同意。
拼呗刚上线,公司如今才300多人。
按当前业务量,至少得扩充到1000人,才能摆脱加班和人力不足的窘境。
“嘀铃铃——!”
桌上手机突然响了。
陈延森拿起,放在耳边,随口问道:“什么事?”
“老板,咱们在义乌的仓库被砸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