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百舸争流(1/4)
如果不是身受重伤,韩国斌肯定也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个集团公司高层年终总结的雏形。今年因为他的原因,太接近除夕夜,李二凤、韩月梅、张凌云他们才没能来参加。让卫东希望把鄂昌分公司做起来,也有点希望明年可以在四面八方都比较方便的腹地,能召集所有分公司聚会的意图。所以菜肴送上来,董雪莹先简洁快速的把所有数据给报一下:“加上最新开设的边区分厂,目前六家卫生巾厂,每天出产量一百三十万包,其中约八十万包提供给供销系统,保证了每天平均有二十余万毛利流转在财务系统中。”供销系统的卫生巾几乎不赚钱。可只要量大,这个几乎的一丁点每个月也能上百万。而且这个数据肯定打了埋伏,规模加大以后,商业管理成本的确会提高,但工业成本却肯定会降低。因为原材料、辅料成本都会进一步降低,甚至生产管理人员还是那么点人。但呈现给各方的生产成本始终都是四毛八一包。主要还是靠销售团队直接在各地以八折价格批发出去产生利润,这也是各地销售人员能提成高薪的主要来源。第一次听说这个收益的刘太元吃惊极了,这就是年产值好几亿的企业了!一年时间就搞起来?池世明和吴生云听见都立刻开始算计,但表情反应却各不相同。董雪莹才是把控所有财权的那个:“资金当然都投入到建设中去去了,所以在我们这里看不到什么铺张浪费的富裕,因为我很自豪,我们带动养活了六家厂总计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名普通员工的生活,创造了这些月收入超过两百元到五百元的工作岗位。”大半年时间,让卫东能从那么一台误打误撞购买的机器,发展到每个月发几百万工资。从无到有的管理团队居功至伟。所以说到这里,董雪莹还转身对旁边桌的沈翠月带头鼓掌致谢。其他三家厂的日产量都在几万到十几万包,只有商州厂三十多万,江州老厂新厂近八十万产能才是主力。虽然都有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管理,但实际上的总管权力在沈老三手里。相比管理需要动脑筋的销售团队,工厂还是要简单粗暴很多。几乎所有生产力管理人员,都是从她的老厂分发出来,都得给她汇报所有情况。这也是从奥运会之后,陡然爆发的新厂、商州厂规模,让她不得不开始每天大量时间都消耗在办公室,除了HK那几天,再也没法跟着到处乱跑,其实付出了大量心血劳力却从没给让卫东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