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好一个兄友弟恭(2/8)
下定了决心。
只要能解决火烧眉毛的问题,邪道就邪道吧!
至于会葬送大唐未来什么的,现在的李承乾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的任务是保证大唐有个未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嗯……皇弟的提议别出心裁,不是不可以探索一下。”
他沉吟着,接着又给自己先套了一层免责声明: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说大也不大,你就把情况和大臣们商量一下,至于如何抉择,你们看情况。
“但是不论如何,前方的军需是一定要满足的。”
大意就是,什么卖官鬻爵?朕不知道啊,朕只是命令臣下想办法搞钱,没有亲自下令卖官啊,都是奸臣背着朕瞎搞胡搞的啊!
这就像老板定个超高的KPI,然后宣布每天准点下班,都是员工“自愿”加班一样。
逼下面人走邪道,同时又能把自己洗白白、当白莲花。
李承乾在当皇帝的大半年中,也算是学到了一点腹黑的驭人之术。
而对于把自己摘干净的皇帝老哥,李治也只是无奈地轻轻叹了口气,便欣然接旨:
“臣,领旨。”
这不但事关大唐的存续,也关乎他自己这个储君的地位。
所以这个锅他背了,正所谓“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也。
史家都是结果论者,只要能打赢翻盘,就算使的是歪门邪道,他保底也能捞一个“中兴之主”的雅名。
至于卖官鬻爵,不过是无关痛痒的黑历史而已。
如果打输了,连“己身”都保不住了,还管他什么“身后名”呢。
“臣这就和侍郎刘洎商讨此事,草拟一个方案,交予尚书省执行。”李治说道。
尚书省是执行政令的机构。
也就是说,李治要直接跳过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拟稿”和“审议”过程。
这也是为了在程序上不将皇帝牵扯进来,替主上洗脱责任,因为中书和门下两省和尚书省不一样,其运作是紧密围绕皇帝本人的。
“嗯,甚善。”对于弟弟的贴心之举,李承乾甚是满意。
卖官鬻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