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6)
选择?为什么还要给他们发钱,装有钱人?“发饷也就算了,还发路费分地!怎么不干脆包养他们一辈子呢?“这才是娘子关,其他战线上收留供起来的战俘更多,花费更巨!“这是当战俘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享福的!”房玄龄仿佛要把这辈子的火气全部发泄在今天似的,嘴巴就像机关枪,突突突没停过。房遗则倒是越来越有乃父风范了,全程面无表情,不知道是意识模糊了还是真的不关心,偶尔不咸不淡地替明哥辩解一句:“收买普通士兵的人心也是很重要的,要算大帐可以大大节约统一天下的未来成本……”“当你每个月入不敷出的时候,就应该量入为出地算小账,而不是空谈什么大账!”房玄龄暴躁地打断道:“还奢谈什么未来?等到下个月军费发不出来,大明就没有未来了!”房玄龄这话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战争是一头巨大得难以窥见首尾的吞金巨兽,巨大的军费开支,强如大明也难以承受。举个栗子,大明在西部太行山战线一共投入了精兵八万,战马万匹。听上去也不算多,是吧?每名士兵每天吃粮食三斤,战马的粮食消耗是人的四倍(如果只给马吃草,那马除了能喘气也干不了别的了),这一共就是每天三十六万斤粮食。而为了供应大军在前线吃喝拉撒,后方还需要民夫进行后勤运输,而民夫也是要吃粮拿钱的。所幸太行山战线紧挨着大明后方,平摊下来每个士兵“只”需要五名民夫就能供养,那就是四十万民夫。按成年男子每天两斤粮食的正常食量,消耗在后勤路上的粮食又是每天八十万斤。好,李靖的大军什么都不用干,每天光吃白饭,就能吃掉一百一、二十万斤粮食。这还光是主粮,没点油水配菜,士兵行军打仗是没力气的,又是一笔额外的巨款。这还光是吃,没算军饷、被服、甲兵、医药、抚恤……等等开支,这些才是占大头的。这还光是太行山战线的耗费,还得算上中原土木老哥以及南方水师的消耗。这还不算将近五十万壮年劳动力脱离了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机会成本。林林总总的耗费加起来,不啻为天文数字。前线还在热火朝天地打着仗,如果后方有所拖欠,那可就……不敢细想,不敢细想。但是对此现状,财政部长房遗则还是那句话:“只要再发行一笔公债勉强勉强,总归是有办法的。”房玄龄提高了音量:“还能怎么勉强?!”房遗则正要开口反驳,他父亲紧接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