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唐第一节度使(2/7)
漠,南面和东南面则是大海,辽东实质上处于独立的区域,与中原是分隔开的。
“这就导致朝廷若要征讨,后勤将非常困难,补给线会拉得非常长。
“虽然沿海有一条古道,能通过临渝关(山海关)直达辽东,但都是滩涂沼泽,不便于大军行动。”
李明指着一目了然的地图,述说着自己的理由。
两位谋臣十分仔细地倾听着。
“从历史事例上也不难看出,从战国时的燕国、汉朝的玄菟郡,到隋朝的辽东郡,中原王朝屡次想染指辽东,但几次被当地土人打退。
“这足以说明,辽东是易守难攻之地。也是我皇业……那个,王业初始的安全之地。”
单从防御角度来说,这番分析确实很有道理。
远的不说,隋炀帝三征辽东被打得当场去世,还是给唐朝人留下了心理阴影的。
这也是为什么天可汗李世民东征西讨,打完突厥又打吐谷浑,但暂时还没和同在辽东的高句丽大打出手。
原因就两个字:难啃。
“营州平州乃我朝与高句丽的作战前线。殿下不觉得以那里为后方,有点不太稳妥吗?”房玄龄不解道。
“对,敌邻高句丽,这就是我选择辽东的第二个原因。”李明嘴角浮起狂傲的笑容:
“发展空间。”
“发展空间?”
房玄龄和侯君集面面相觑。
“是的,辽东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李明娓娓道来:
“当天下太平之时,如果我贸然吞并邻近州县的土地,那肯定被打为逆贼,招来朝廷毫不留情的打击,掐灭星星之火。
“这就卯死了我的发展上限,就算我在地方治理出了花来,土地就只有这么一点。
“但是……”
李明将手指滑向了营州和平州的东北方向。
“如果我向高句丽索要土地,吞并高句丽的州县呢?
“我不但不是逆贼,还是开疆扩土的功臣。
“既得到了土地,又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何乐而不为?”
是的,在仔细研究了地图、听取二位幕僚的意见之后,李明猛然意识到一个地方。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