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唐十万里> 第53章 孔颖达的要求,京兆府(1/6)

第53章 孔颖达的要求,京兆府(1/6)

    孔颖达陷入了沉默。



    他还想要反驳下,但想了一阵子,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亦或者用什么话来反驳。



    “这是他所说?”良久后,孔颖达才开口。



    李世民连连点头,他要表明自己所册封没有一点问题:“当然!”



    “孔夫子,卢国公和翼国公皆可证明!”



    “并且,此子在这一次旱灾中,展现出过人的本领,和君子心怀苍生的夙愿,所以朕才破格提拔他为国子监助教,并赐封为开国县子。”



    “张郎君,乃是大唐百姓,既然有功于朝廷,有功于天下,朕自然得赏,孔夫子,你说对不对?”



    李世民小心的收起来了手里的卷轴。



    长孙皇后重新卷起,合上匣子。



    孔颖达手指摩挲,数息后,他饮了口茶。



    老夫子终归是老夫子,见多了各种大场面,这四句话尽管心中波澜已生,但脸上起码还是能保持淡定。



    可长乐就不一样了。



    她完全不知道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已经把卷轴收起。



    她的眼睛,仿佛凝固了,固定了一样,直勾勾望着刚才卷轴的地方。



    一动不动。



    就算她自认于自己读了很多书,就算是和男子相比,也不遑多让。



    可,她很清楚,自己不过是读了很多书而已。



    这位少年,就仅凭这四句话,便可记入史册之中,成为口口相传的大夫子,大文人,大巨擘。



    和她们这些只读过书的读书人,有天然的差别。



    就好像是开宗立派的大儒和在后面追捧着大儒圣人之言的犬生一样。



    此少年,值得国子监助教一职。



    绝对没有问题!



    长乐心里感慨。



    同时,她心里的好奇更是浓了。



    这位和长安那些公子年纪差不多,甚至于还要小一些的少年人,到底是怎么能道出这般圣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