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之我为书狂> 第三百二九章:侠客行的含金度(3/4)

第三百二九章:侠客行的含金度(3/4)


    新进诗人“顾培”评价,“唐诗宋词里面写侠的古诗有不少,梁生武侠当中也有不少武侠高手的描写。但是,从来没有一部作品,或者是一个人物能如侠客行中写的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两句诗,恐怕将成为未来侠客驰骋天下最佳的写照。”

    一直在复大教书的“章启”亦表示,“我认为,侠客行全诗最为的部分,应该是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大侠之所以让我们谨记,大侠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了千年。就是因为他们哪怕是死去了,但他们的侠义之心仍然长存,不愧是盖世英豪。”

    另外,章启还对侠客行这一首诗做了一翻考究,章启表示,“侠客行是不是李太白写的,这当然不可能是。李太白一生写了600多首诗,每一首都有记录,这一首如此经典的侠客行,又怎么可能没有呢?我认为,这一首诗应该是天下第一白自己所写,也就是此前人们认为的天下第一白盗用李太白名义写诗。不过,关于天下第一白盗用李太白的名义,我认为已经没必要去计较了。以侠客行这一首诗的经典,我想,哪怕就是李太白在世,他也感到欣慰。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考究一下这一首诗的含金度。

    第一点,侠客行写得豪放大气,将游侠的形象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点从整首诗的风格,哪怕不会欣赏的读者也能感受到,这里就不作太细致的介绍。

    第二点,该诗作者也就是天下第一白绝对是历史中的大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来看一下,该诗以赵客开头,赵客指的是什么?普通读者可能不太理解,赵客不是姓赵的客人,而是春秋时燕赵地区的侠客。而为什么说赵客,不说秦客,越客,楚客,其实是因为当年赵文王相当喜欢击剑,他培养了几千剑客,于是后来燕赵之地便流行起了游侠这种身份。

    后面的“闲过信陵饮”,一直到“赫大梁城”,作者也是无比娴熟的将“围魏救赵”的典故写入到诗中,并且将“围魏救赵”加以诗化,认为这是侠义之事。虽然“围魏救赵”在历史当中也是政治原因,但作者就是有这样的笔力让我们叹为观止。

    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一些只能说明天下第一白是历史方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