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6章 赵氏迁族奔晋国(1/3)

第6章 赵氏迁族奔晋国(1/3)

    周幽王时期,整个朝纲已经乱成不象样了,而四方戎狄却趁机侵入,大周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之际。



    一天,守卫岐山的官员向周幽王报告说泾河、洛河、渭河同时发生了地震。



    太史忧心冲冲地对大夫赵叔带道:“这三条河都发源于岐山,怎么可能同时地震呢?



    想当年,洛河仅仅枯竭一次,夏朝便亡国了,渭河枯竭一次,商朝便亡国了。



    现在三条河都地震了,这必将堵塞河的源头,估计也要枯竭。



    一旦这三条河枯竭了,岐山便要崩塌了。岐山可是咱大周王朝发迹的地方,看来大周王朝气数已尽了。”



    这个赵叔带是谁?



    他是大周王朝里一位忠义的大夫,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官。



    赵叔带,赢姓赵氏,名带,排行老三故为叔,食邑在赵城,故以赵为氏,于是便称赵叔带。



    为何是姓赢呢?因为其祖上姓赢。原来,赵氏起源于赢姓,其祖上可以追溯至大禹时期的伯益。



    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故舜帝赐予嬴姓。



    伯益有一子叫大廉,受封于黄国。大廉有一后人叫非子,在大周王朝初期封地于秦,建立秦国。



    伯益的十四世孙造父在周穆王时担任天子车御,受封于赵城,即今天的山西洪洞。于是以赵为氏,现在传承到了赵叔带这一代了。



    这里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大周王朝的大夫是什么概念。



    在整个周朝官制体系中,最高领导当然是天子,然后便是卿大夫,卿大夫又可以分上卿和下卿,天子和卿往往组成国家最高领导班子,决定着国家的大政方针。



    卿大夫以下便是大夫,大夫可以分上大夫、下大夫,是王朝中最主要的官僚阶层。



    卿大夫和大夫一般都有封邑,周王朝的封邑一般分为内封邑和外封邑。



    所谓内封邑便是指在京畿范围内的封邑,直属于周王室。



    外封邑则指各地诸侯,如晋、齐、鲁等。所以卿大夫的级别与诸侯是平级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