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柳下惠三起三落(2/4)
想当然拒绝齐军条件,一旦鲍叔牙发怒,命齐军攻打曲阜,曲阜能守得住吗?
要亡国了,知道么?!
见鲁庄公不听,柳下惠急了,再三恳求鲁庄公不要行无信无义之为。
最后终于把鲁庄公惹火了,下诏免了柳下惠的职。
就这样,柳下惠第二次被罢官。
回到家里的柳下惠也不灰心,他就继续读他的书,治理自己的封邑,貌似这一次被罢官是再正常也不过的事了。
遣返齐国人的事,结果我们都知道,召忽不愿回齐国,当场就自杀身亡。
而管仲回到齐国后,居然被任命为相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帮助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业。
尤其是当时柳下惠认为,如果齐军敢再进犯鲁国,师出无名必遭败绩。
结果两国于公元前684年爆发的长勺之战,果然鲁军大胜。
想想看,如果当时鲁国顶住压力,重用已经在鲁国的管仲,管仲不是在齐国推行改革,而是在鲁国推行改革,那春秋江湖会不会是另外一种景象呢?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柳下惠也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结果过了四年,鲁庄公终于想起了柳下惠,他其实一直很后悔当时没听柳下惠的话,后悔放跑了天下第一大能臣管夷吾。
“把季禽召回来吧,官复原职。”鲁庄公下了命令。
柳下惠第三次出仕,继续担任上大夫士师。
这个时候的鲁国,面临着来自齐国的巨大压力。
那位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桓公打败齐军的曹刿貌似就昙花一现,为鲁国拼杀疆场的是大夫曹沫。
但曹沫却是个常败将军,与齐军一连三战,均告败绩。
当时齐桓公已经在管仲等人的辅佐下,国家实力迅速提升,曾经山东大地齐鲁两雄相争的局面,完全成了历史。
鲁庄公无奈,只好向齐国低头。
公元前681年,齐国和鲁国在柯地召开盟会,两国订立同盟条约。
谁料,就在这个会盟现场,鲁国大夫曹沫居然劫持齐桓公,逼迫齐国归还侵占鲁国的城邑土地。
最后,齐国作出了妥协,归还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