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鲁国春秋> 第135章 齐桓公霸业渐衰(2/4)

第135章 齐桓公霸业渐衰(2/4)


    公元前648年,楚国讨伐江国。

    公元前646年,楚国灭亡了英国,把楚国的势力范围推进到淮河中游一带。

    还没消停,公元前645年春天,楚军向徐国发起进攻。

    直到此时,英雄暮年的齐桓公终于反应过来,楚国是打着向东讨伐淮夷的旗号,迂回北上中原啊。

    于是,齐桓公立即组织中原诸侯联盟救援徐国。

    但是,这个时候的齐国,确实没了往日的辉煌。管仲、公孙隰朋、王子成父、东郭牙、宁戚、鲍叔牙、高傒、国懿仲等等桓管时代的这些齐国人才,均已在最近几年先后离世了。

    齐桓公手头能用的人,居然是如竖刁、易牙等人,连齐桓公自己也是老态龙钟样。

    这次联军救徐,齐桓公作出了匪夷所思的决定:齐桓公、宋桓公、鲁僖公、卫文公、郑文公、许文公、曹共公、陈宣公等八位诸侯于牡丘盟誓,大家就喊喊口号。

    然后,齐桓公命令:列国诸侯,行动起来,大家都到匡地喝酒吹牛去!

    什么意思?

    原来,齐桓公实在找不出可堪军事统帅的人才,只好将联军交给鲁国大夫公孙敖统帅前去救援徐国,列国诸侯们则都躲到后方继续开会!

    当然,齐桓公当时的借口是留一部分军队以作策应。

    这实在太搞笑了,从国内出发时,大家都是国君亲自统军。按以前中原诸侯联军那种气势,都是列国诸侯雄纠纠气昂昂站在战车上。

    这是春秋时期战争的需要,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可以说士气第一,士气主要体现在师出有名和统帅身先士卒上。

    现在好了,联军还没到前线,列国诸侯作为本国军队的统帅,居然躲到了后方。在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那个年代,统帅们难道还能摇控指挥前线将士?

    楚成王看着就好笑,你齐侯这种架势,令楚成王更有底气。

    于是,楚军继续包围徐国,联军则不敢乱动,双方从春天一直僵持到秋天。

    齐桓公见根本吓不退楚军,又使了一招,命令齐军和曹军进攻楚国附庸国厉国。

    鲁僖公实在看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前面我们讲到过,季姬马上要嫁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