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培训(2/3)
作的人太多了,每天走出东莞火车站,前来找工作的人乌央乌央的。走出培训教室,龚少杰去生产车间,梁永丰叫梁镇去找一副东莞县的地图过来。一旦修路的事情被众人知道,道路两边的土地价格肯定大幅增长。梁永丰必须抢先一步,买下土地。在这个时代,想找地图还真不容易。梁镇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副GD省的地图。后世从广州去深圳的道路有很多,像什么沿江高速、广深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但是这个时代,广州到深圳却连一条国道都还没有。广州跟东莞交界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增城县,另外一个是黄埔区。梁永丰分析后认为,此时要修一条广州到深圳的道路,只能从增城县过。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增城县位于黄埔区的上游。广州跟东莞的分界线是东江北干流,东江从北向南横贯整个东莞,而且还分出多个岔道。从博罗县的方向看东莞,东江就跟树根一样。河流越往下游越宽,地质条件越复杂。想沿珠江修公路,至少得再等二十年,我们进化成基建狂魔之后再说。第二,黄埔区不正对莞城镇。国家修公路,肯定要考虑拉动地方经济。将来要修的路不会离莞城镇太远。梁永丰基本可以确定,这条路会从广州增城进入东莞。但是东莞跟增城交界的地方有中堂、高埗、石码、石龙四个公社。到底会选择哪一个公社?再往细处看,地图上就显示的不清楚了。第二天,梁永丰找了一条船,沿着东江北干流顺流而下,一路查看地形。四个公社中,石龙的条件无疑是最好的。东江北干流这一段的江面,最窄处只有100多米。另外一边的东江南支流,宽度也普遍只有200多米。就是因为这一优点,连接香港的广九铁路,就是从这里过的东江。不过选择石龙也有缺点,就是这里离莞城有点远,此外需要绕行的路程也有点多。几十公里对火车不算什么,汽车的话,就要平白增加不少运输成本了。公路如果选择走石龙,也是对梁永丰最不好的情况。石龙那里已经有广九铁路,土地本来就贵。这样一来梁永丰的收获,就比较小了。而且石龙那边的主事人员,不是郑书记的人。梁永丰一直不想跟某个人走的太近,但是在投资过程中,他还是不知不觉沾上了色彩。其次是中堂。从中堂过东江北干流,再过万江,就可以直接抵达莞城,这是最便捷的路线。麻烦的是这里的江面有点宽。东江北干流中堂段的宽度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