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益州骨气(五)(4/7)
体现了自己的诚意。
成都城内,现在说是还有两三万部队,但是这所谓的两三万大军只怕还真未必是士颂麾下的这三千颂卫营精锐的对手。
刘璋很识趣,成都城内的世家大族们,也很识趣。
他们这些人里面,还没有人有能力,在这个时候还想什么“复国奇谋”,想着最后关头放手一搏。
想来他们也知道,即便是他们真能靠十倍的兵力击退城外这支部队,甚至是击杀士颂,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数万荆州军血腥地报复。
那时候,只怕是成都城,真的会被屠杀殆尽。
士颂的帅旗出现在城外不久,刘璋便带着一众文武出城投降。
士颂也没有任何的矫情,直接照单全收。
而且还把前面俘虏的黄权,也放了出来。
看到被俘虏的黄权,刘璋想起了自己那个自刎也不愿投降的儿子刘瑁,内心被触动。
而黄权这边,看到刘璋,觉得是因为自己无能,导致兵败,最后才连累刘璋不得不举白旗投降,两人心中各有各的苦楚,见面之后,这一对君臣,抱头痛哭。
见到这场景,士颂倒是想起了在陷坑中自刎的张任,想起了临死冲锋的刘璝,想起了死谏不降王累,想起了在南面流窜的严颜。
不禁在内心感叹,益州的义士也确实不少,只可惜这个刘璋的能力确实不行,不论是自己所知道的历史,还是自己现在这个时空,刘璋作为君主,都辜负了他手下的这一批忠臣义士。
“罢了,在我治下的益州,绝不会让历史如刘禅那样的悲剧在重现川中。”
士颂当然不会为几十年后的川中百姓担忧,但他此刻心中所想的是,自己一定要打败曹操,尽早结束中原的混乱,避免后世的大混乱,大分裂。
也只有那样,川中的百姓,才不会遭遇兵戈之乱吧。
刘璋和黄权二人痛哭一阵后,在刘璋地劝说下,黄权居然才走到士颂面前鞠躬作揖,似乎是打算和刘璋一样,向士颂投降了。
士颂的脸上,刚刚挤出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