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撤军休整(3/4)
龙卫营里做客,你最好还是别提什么仁义之道,这里是军队,面对的是拿着刀枪的敌人,我们现在的状态是战争。”“敌人杀来时,你总不能站在阵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苏轼白了他一眼:“好好的道理,非要说得这么不正经吗?”“我就这德行,子瞻先生也不像是太正经的人呀……”赵孝骞露出一抹坏笑,凑近低声道:“你在辽国上京待了半年舍不得回来,老实说,睡了辽国多少千金闺秀,多少青楼花魁?”苏轼老脸一红,正色道:“绝无此事!”赵孝骞一脸关怀之色:“子瞻先生年已花甲,你这身子骨……忙得过来吗?正好,我帅帐里有一堆珍贵补药,百年的山参都不少,回头弄点给你补补。”苏轼凛然道:“老夫岂会用这种东西,你太看不起人了!”“不要算了!”刚转身,苏轼便拽住了他的衣袖,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老夫有个朋友,身子比较虚,我代他要几支山参。”“我懂,朋友嘛……”赵孝骞笑得很恶劣。苏轼老脸愈发挂不住了,正要发火,却见赵孝骞突然伸手,逮住一个打从身前路过的将士。“手里拿的啥?给我看看。”赵孝骞一副盗匪打劫的语气。这名将士很年轻,约莫才十七八岁,面对赵孝骞的打劫也不害怕,笑嘻嘻地双手捧上两根长毛的棍状物。赵孝骞和苏轼俩脑袋凑到一起细细打量。“这是个啥?”赵孝骞凑近,闻了闻,有股腥臊味儿。冷不丁递到苏轼嘴边,赵孝骞热情邀请:“舔一下,试试味道。”苏轼也是有点懵,或许对赵孝骞太过信任,嘴比脑子反应快,下意识就伸舌头舔了一下,然后呸了一声,显然味道不大好。年轻的将士笑嘻嘻地为他们解惑:“禀殿下,这是我军北渡后,小人从辽人村庄抢来的大补之物。”“啥?”“牛鞭。小人打算拿它们跟商人换点钱。”苏轼的老脸立马黑了,张嘴伸舌,想吐却吐不出来。赵孝骞却两眼一亮:“咳,我有个朋友……嗯。”顿了顿,突然察觉我跟一个小兵解释啥?从怀里掏出一小块银子扔给小兵,赵孝骞言简意赅:“东西我要了,滚!”小兵大喜,躬身行礼后欢天喜地飞快跑远。赵孝骞捧着两根牛鞭,脑海里闪过牛鞭的九种做法,九种!转身却见苏轼面色铁青,弯腰欲吐而不吐,表情特别挣扎。拍了拍他的肩,赵孝骞嘲笑道:“子瞻先生当年被贬岭南黔琼之地,什么蛇啊昆虫啊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