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世子稳重点> 第四百六十七章 终起杀意(3/4)

第四百六十七章 终起杀意(3/4)

精锐无敌之王师,老夫亦有舍生报国之夙愿,两厢配合,事可定矣!”甄庆张嘴欲再劝,然而见苏轼面露坚决之色,显然不可能改变主意,甄庆只好黯然一叹,默默退下。屋子里又恢复了寂静。苏轼阖目而坐,沧桑的脸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辉。良久,苏轼突然睁眼冷笑:“求生不易,难道求死也难吗?老夫偏不信了!”第二天,苏轼拖着未愈的伤躯走上上京的街头。半个时辰后,整个上京炸锅了。因为苏轼找了一家勾栏瓦舍,租了一张桌子,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讲学辩经。赫赫有名的大宋苏学士亲自讲学,而且还是免费,上京的百姓不知情,自然是不愿错过。没过一会儿,苏轼四周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上京百姓虽通文墨者极少,但对苏轼的名字还是不陌生的。于是整条街都被堵住,全都聚满了人群,挤都挤不进去。苏轼坐在桌前气定神闲,捋须微笑,亲和又友善的样子,令围观者纷纷心生好感,尤其见苏轼一副飘逸出尘的谪仙风采,更是令人敬仰崇拜。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之后,苏轼终于一拍桌案,开始讲学。讲学的内容对某些人来说并不新鲜,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一套,满怀恶意的煽动简直昭然若揭。听苏轼讲秦末的“宁有种乎”,讲汉末的“苍天已死”,讲唐末的“我花开后百花杀”……围观百姓虽大多是文盲,只能听得懂苏轼讲的通俗易懂的故事,但大部分人听不出里面的煽动性。于是人群非常捧场地发出喝彩声,鼓呼声,小小的勾栏内外,被苏轼一人点燃了现场。很快,一名官员手忙脚乱匆匆赶到上京府,上京知府闻讯后也急了,碍于苏轼的宋使身份,知府不敢无礼驱赶拿问,于是又急忙赶进了辽宫。辽宫寝殿内,耶律洪基听说苏轼又在借讲学辩经的名义煽动谋反,而且这次煽动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上京。耶律洪基气得大吼一声,挥袖扫落了桌上的文房,双眼赤红,杀意迸现。这一次,耶律洪基是真动杀心了。一再触碰他的底线,哪怕他是宋国使臣,哪怕有着不斩来使的规矩,耶律洪基都顾不得了。仗着使臣的身份,竟敢如此有恃无恐,一再挑衅大辽的皇权,真以为朕不敢杀你么?杀了宋使会有什么后果?重要吗?并不重要。无非是宋辽两国彻底敌对,彻底进入战争状态,那又如何?天大的顾忌,也不能容许皇权一再被挑衅,这绝对是古今中外所有帝王的逆鳞。“来人!”耶律洪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