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如归去(3/3)
微动容:“若能远离党争,能为大宋做实事,老夫之大愿尔,纵是无官无职,老夫亦愿为也。”赵孝骞笑了:“那么,子瞻先生且安坐府中,静候佳音。”苏轼的心情莫名开朗起来,一扫多日的颓废阴霾,捋须哈哈大笑道:“甚好,老夫近日便赋闲在家,静候子安召唤。”赵孝骞见他又开始得瑟起来,忍不住提醒道:“赋闲归赋闲,千万不要再搞什么‘子安亦未寝’,我有起床气,真会动手打人的。”“尽量,尽量。哈哈!”…………楚王寿宴的请柬如约送了出去,其中包括送到了章惇的府上。送请柬的不是赵颢父子,而是王府长史李意忠。上次朝堂之争后,赵孝骞和章惇算是又结仇了,实在不方便亲自送请柬。李意忠将请柬送到章府,而章惇也含笑收下了。正如赵孝骞预料的那样,这份请柬,这场寿宴,是他和章惇给彼此的一个含蓄的台阶。章惇果然不想与赵孝骞结下死仇,尽管心里仍有芥蒂,但还是微笑向李意忠表示,他一定会到场为楚王殿下祝寿。撕破的脸皮,终于还是勉强缝合上了,这大约是真正的成年人做事的方式。与那些稍有仇怨便动辄灭人满门的热血青年不一样,不是原则性的仇恨,能解则解,不是非要杀仇人满门才显得你厉害。真正厉害的人,是在规则的范围内跳转腾挪,翩翩起舞。请柬发下的第三日,楚王赵颢寿宴。大清早便有乐班,歌舞伎和勾栏艺人进入王府,开始在王府的空地上搭建场地,而王府的下人们也忙碌起来,近百张桌子摆设在王府的厢房和露天的场地上。赵颢清早便穿着喜庆的紫袍寿字团衫,弥勒佛似的坐在银安殿内,笑呵呵地看着王府里众人的忙碌。与此同时,皇城司内,赵孝骞却穿着一身官服,站在他面前的,是数百名皇城司属下。与楚王府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同,此刻的皇城司内,却充斥着压抑肃杀的气息。赵孝骞坐在正堂内,环视众属下,缓缓道:“今日的任务,撒网,拔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