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七十九章 君子报仇,隔日正好!(2/4)

第七十九章 君子报仇,隔日正好!(2/4)

这个问题,相对于解决朝廷需要的钱财开支,没有那么重要。两害相权取其轻。多印一点宝钞,朝廷的日子好过一点。反正纸钞不像银子。纸钞不仅容易损坏,本身也是有保存期限的。损坏了就可以发新的。到了保存期限换新的,也要折价兑换,甚至根本不给兑换。如此反复循环。朝廷不就可以无锚印钞,从百姓手中换取财富了吗?故而,老朱印起钞来,非常随意。特别是当朝廷需要钱的时候。比如说,前线打了大胜仗,要犒赏三军将士。可是,朝廷又没钱,怎么办?要知道,这时候的明朝,军队的军饷、粮草开支,都是各军通过屯田,自行解决的。可赏赐就没办法了!于是乎,老朱大手一挥,印吧!一次先印价值五千万两白银的宝钞再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自当厚赏。再怎么样,也不能亏待了前线拼命的将士们!为此,印钞的速度也就飞了起来。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廷一年的财税总收入,一共才二千多万两白银。这是将所有的谷物,全部折算成银子之后的价值。实际收到手的银子,还远没有这个数。毕竟,大部分是收的粮食。宝钞印太多了,老百姓自然都不干,不认宝钞,只要银两和铜钱。对此,老朱的解决办法,也非常简单粗暴。朝廷让你们用,你们就得乖乖用。谁敢不用,敢拒收,那就杀了!于是,很多人因此而人头落地。可即使这样,依然挽救不回大明宝钞的信誉。价值不断跌落不说,而且不少商贾,还是拒收。毕竟,谁愿意收一张废纸呢?而且还是明摆着的。老朱甚至还规定,民间百姓和商贾向朝廷交税,只能交粮食或白银,铜钱,不得用宝钞交税。但朝廷发俸禄,赏赐,工钱……等等,哦,那就发宝钞吧!可你拿着朝廷发的宝钞,买官方的盐,那不行!买官方粮仓的粮,更不行!“抢劫”两个字,几乎都明晃晃写到了脸上。宝钞的信誉,自然可想而知。朱允熥很清楚,要治理国家,首要的问题,就是财政。没钱,就啥事都办不成。而要搞好大明的财政,就离不开整顿大明宝钞,将其信誉挽回重建。这当然是要从国家政策上进行调整,不能再随便乱印宝钞。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问题,也必须要解决,那就是假钞!朝廷拼命的印钞,也激发了民间穷苦百姓的“聪明才智”。原来“抢钱”这么容易!朝廷能印,我们也能印!大明宝钞的防伪技术不高,普通老百姓也没有鉴别真假宝钞的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