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书院大先生,魔师、高僧,天师,聚首!(2/7)
生,是要过江的。”
几人这才注意一直手紧紧握住船舷的老人。
原来是要去西厢楼。
群芳宴必须要经过桥上的拱桥,而去西厢楼只需要过江便是。
舟子看着虽然穿着儒衫的老人,笑道,“老先生,似乎不是汴京之人吧?是外乡人?”
老者的汴京官话略显生硬,夹杂着浓重的乡音,似乎不是大齐,有点想西方的重鼻音。
老者闻言,点头又摇头,道:“算是,半个外乡人吧。”
“我曾居于汴京,后又远游他乡,足迹遍布天下。”
“年岁已高,却仍闲不住,喜好四处游历,观赏山水之美。”
那憨厚汉子闻言,不禁哑然失笑,观老者模样,已逾花甲之年,本应在家中颐养天年,却偏爱四处奔波。
至于所说的足迹遍布天下,怕是吹牛。
天下何其之大,不说北方有无边际的草原,南方有深不可测的海湾,西方还有十万大山。
一个人一生怎么走的完?
只是老者衣裳寒酸,神情有些怯懦,只怕也是个历经坎坷的苦命人吧
老人继续道,“我啊,孤身一人,无牵无挂,走到哪里,皆是自给自足,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老人说着说着,原本浓厚的外地口音竟渐渐变成了一口醇正的汴京地方音,语气流畅自然,仿佛他本就是土生土长的汴京人。
妇人听得一愣,脸上露出诧异之色。改变口音并非易事,尤其是从小养成、日积月累的发音习惯,更是难以轻易更改。
她心中暗想,这个老先生绝对不简单,走南闯北绝对是老江湖。
舟子也却打趣道,“老爷子,你可要悠着点了,这把年纪了。”
“省的了,省的了。”
“既然老爷子,你走过这么多地方,你觉得天下之间,那个地方的风光最好,哪里的姑娘最美?是不是咱们汴京?。”
“自然,自然,汴京天下首善之地,名不虚传。”
“大齐的书院,是不是天下第一?”
“那当然。”
“咱们大齐的军队是不是天下无敌?”
“应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