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武侠修真>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关于二郎神的闲谈(3/7)

关于二郎神的闲谈(3/7)

蜀地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念念不忘,遂开始祭祀李冰。李冰也由此踏上了神格化的道路。最早记载李冰为神的,当属东汉的《风俗通义》,其中记载了“李冰斗蛟”“李冰斩河神”等传奇故事。其《风俗通义》原文节选如下:秦昭王遣李冰为蜀郡太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江水有神,岁取童女二人以为妇,不然,为水灾。……冰厉声曰:“江君相轻,当相伐耳!”拔剑,忽然不见。良久,有两苍牛斗于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大极,当相助也。若欲知我,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薄乃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蜀人慕其气决,凡壮健者,因名冰儿。……即在《风俗通义》的神话故事里面,江水里出了河神,每年都要娶两个未婚少女做媳妇,否则便要大发水灾。李冰之神与江神展开决斗,最终斩杀江神。人定神天,神干的不好,取而代之。李冰又有治水的功绩,自然就成了水神,江神。后面,李冰之神又经历过很多的版本的演变。到了北宋的时候,形象逐渐演变成:“其披金甲,珠帽锦袖,执弓挟矢,百姓望之,谓之灌口‘二郎神’。”李冰形象的变化,或许与唐朝中期毗沙门天王相关的形象有所关联。那时黄巢还没出生,还是有贵族之分的。唐朝正值盛世,百姓百姓求美,求贵。有“五姓七望”之说。那神明的形象,自然得迎合百姓的喜好,好有香火信仰。于是。很多神话人物,就开始贵族化,年轻化,俊美化。比如毗沙门天王的哪吒三太子。李冰的形象也变成了少年郎君,但这很明显与李冰的形象还是有一些差距。那,怎么办呢?人们便设想李冰有个儿子,灌江口二郎就此诞生,也就是李冰之子。灌江口二郎取代了李冰,成为民众信仰的主角。李冰治水的功绩也被分了一部分给他的儿子。正所谓:“子承父业。”这也没什么问题。这便是灌江二郎的故事,他代表着“二郎治水”,是水利之神。这个时候,其实二郎神应该是姓李的。是李二郎。灌江口二郎在民间的信仰极为旺盛,蜀地各处纷纷为灌江口二郎建庙立祠,香火不断,其信仰之风盛行一时。……在二郎神的纷繁传说里,除了前文所述的李二郎,还有一位声名赫赫的“赵二郎”。下面就再讲一下,“赵二郎”的故事。赵二郎,也就是赵昱,字仲明,号称赵侯仙师,赤城王、显应侯、清源妙道真君。没错,若是细究的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