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贼天子> 第九百三十一章 镇压一百年!(1/4)

第九百三十一章 镇压一百年!(1/4)

    这话一出,众人包括杜相公在内,都微微变了脸色。卓光瑞,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也是开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公之一,而且这么些年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少有懈怠过。不管是当年做金陵尹,洛阳尹,还是后来负责工部,再到进入中书,这些年卓相公可能功劳不是特别特别大,但是苦劳,可以说是本朝之最。哪怕是杜谦,恐怕也远没有卓光瑞辛苦。更不要说,吴郡卓氏当初可以说是入了江东集团的“原始股”,卓家那位卓老爷,在李某人身上是下了血本的。虽然吴郡卓氏被皇帝陛下处理的事情,现在已经传到了洛阳城里,但是洛阳城里的所有人,都不认为皇帝陛下这一次,会重罚卓相公。在大家心里,这一次卓相公,最多就是罚俸罢相。现在,李皇帝说出了这一句“依法严惩”,在场四个人,都变了脸色。卓光瑞是章武七年的主考,不管那场弊案是怎么产生的,谁去办的,也不管他知情还是不知情,身为主考,就逃不脱最大的责任。依法办理,卓光瑞就必然是死罪,三法司也无从宽赦他。而在场众人,除了与姚仲一科的金陵文会首魁,大理寺卿徐坤之外,其余三人俱是新朝的功臣,如果卓光瑞真的论罪处死,他们三人难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杜相公犹豫了一下,上前低头道:“陛下,此事三法司,已经翻来覆去折腾了大半年了,一切详情,俱都已经审查明白,前面那场弊案,卓相最多就是失察之罪…”“臣请以失察之罪论罪。”皇帝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微微摇头:“科考,乃国朝最要紧的事情,是头等大事,本朝开国至今,也不过八年时间,前年那场科考,更只是开国之后的第三次常科。”“第三场科考,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如不从严治理,后世朝廷又该如何从严?”“总不能,给后世留下一个宽纵的成例罢?”章武朝,是李唐的初朝,这种事关科考的大事情,如果不是李皇帝开国初年就废掉了株连,单单是这一个事情,恐怕就要掀起牵连数百人的大案。而李云一直压着这个事没有处理,就是要等着自己回来,亲自处理这件事情,用来昭示后人。两个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俱都没有说话。已经六十多岁的刑部尚书费宣,也看了看皇帝,然后叹了口气:“陛下,若因为此事,使卓相公丧命,恐怕会朝野议论。”李云摆了摆手,淡淡的说道:“这个事情,朕已经考虑了好几个月了,主意已定,不必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