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聚焦刚需,做大做强(3/4)
是小米充电器、小米插线板、小米牙刷,小米电水壶等等。
小米将生产研发的责任交给其他公司,自己只管投资,提供产品、营销推广、把控品质。
将产品推到消费者面前。
就凭借着这套模式,投资了三百家企业,进入了多个行业,构建出了以小米手机为核心的小米生态链。
松本清虽然一时之间没有体会这么多,但是也立刻抓住了精髓:
“邵先生,按照你的这套理论,符合这个标准的产业太多了,如果我们都要去做,岂不是太分散精力了?”
邵维鼎点头一笑:“你说得对,所以我们得找人去做,去投资去合作,一手抓住金融,一手抓住实业,以此来控制住这些产业。”
松本清听的心潮澎湃,只感觉自己加入鼎峰是真走对了。
而一旁的宋尧却是听的若有所思。
他想起了此前,鼎峰控股在内地投资的家电产业基地。
以及邵维鼎在中华总会内笼络的港岛厂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或许,从那天开始,鼎少就是为了这个蚂蚁市场来的。
这一点宋尧还真没想错。
这套模式的优势在哪呢?
就在于一家集团精力有限,这样做能保证集团主体不会过于臃肿,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主要产品上。
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可以迅速跟上市场的反应,进行更新迭代。
放在现如今而言,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
最为主要的是,这种利益共享的模式能绑架极多的产业,资本、工人在自己的战车上。
在屈臣氏这个大框架中,好处不是邵维鼎独占了,打下的江山是他们自己的,休戚与共下,能够保持极其强大的战斗力。
“鼎少,那按照你的意思,什么产业我们要亲自上手?”
宋尧又问了一句。
邵维鼎微微一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