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洪武十五年,巡边,噩耗(1/3)
杨轩在北平的日子,除了一开始还算悠闲之外。剩下的日子就变得忙碌了起来。老朱的旨意传来,命徐达修永平、界岭等关。杨轩跟着徐达带兵到此处,查看地形。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筑城建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后来得名山海关。期间,杨轩要么带兵出关巡视,要么留下监工。不过由于徐达的威名,北元并不敢大规模的来入侵。当然,也有一些小部落抱着侥幸的想法前来打秋风,但都被杨轩率军解决。总体来说,一切都很顺利。就这样,时间来到了洪武十四年年末。这个年,杨轩注定回不去京城了。好在还有徐达陪着,并不算孤独。另外,朱棣也准备了不少酒肉,带着人送了过来。因为除夕的时候,徐达和杨轩肯定是不会回北平的。这是他们身上的责任。除夕的时候,朱棣留在了北平陪徐妙云。不久前,徐妙云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朱高煦。现在刚出月子没多久,加上天气寒冷,徐达就没同意让女儿来陪自己过年。年三十儿晚上,徐达,杨轩和一众将士好好吃了一顿之后,便安排大多数将士好好休息,自己则带着人亲自巡视。杨轩和徐达兵分两路,增加效率。对于一路上遇到的站岗的士兵,杨轩都进行了慰问,言语亲切。因为身后的万家灯火,都是这些人在守护。寒风撕裂,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看着这一副副被冻得紫青的面庞,杨轩觉得,真该让京城的那些官老爷来亲自体会体会。他们在大后方的太平,究竟是怎么来的。……京城,朱标收到了杨轩提前让人送来的拜年书信,很是开心。正月十五,朱标又收到了杨轩的书信。信中杨轩提到了边关的将士们有多苦,也只有在过年的这天,他们才吃到了一点肉。并且提到,朱标若是有机会,一定要来边关好好看看这些守护大明太平的将士们。朱标将书信给老朱看了看,表示自己想去边关看看,想好好了解一下将士们的生活。对此,老朱无有不允。好大儿有这样的想法,老朱开心还来不及呢。反正这大明江山,最后都要传给好大儿的。老朱给朱标准备了不少东西,用来赏赐边关将士。如此,十余天后,朱标离开了京城。名义是代天子巡边。由于这是朱标主动提起的,所以朝堂上下,对朱标的吹捧,那真的引经据典,接连不绝。就差直接说朱标是一代圣明之君了。对此,老朱倒是很开心。在他的心里,朱标越得人心,他就越开心。……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