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居于郓邑:为什么齐景公要将鲁昭公安置于郓邑?(2/3)
损了大量武器战车,齐景公心里那个肉疼啊。
如果每攻一城,齐军都要付出如此代价,那要把鲁侯送回鲁国,寡人还不成了穷光蛋了?
郓邑之战,让齐景公迅速调整了帮助鲁昭公回国的战略部署。
绝对不能这样为了一个鲁侯而挥霍国力军力,赔本买卖做了一次也差不多了,不能为了别人将自己的老本都给赔光。
齐景公率齐军班师回临淄,对鲁昭公道:“寡人已经帮君侯打下了郓邑,这是第一步。接下来,寡人还会继续帮助君侯的。
但贵国情况复杂,君侯也看到了,郓邑军民的眼里,居然只有季氏,没有国君。
所以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能一味靠寡人用武力解决。
寡人以为,君侯先居于郓邑,相信贵国忠君爱国人士会踊跃投奔,君侯在郓邑推行仁政,积极招兵买马,扩大影响。
寡人留下部分兵马帮助君侯守城,谅季氏也不敢兴兵来犯。然后,君侯想要攻占哪个城邑,寡人帮助君侯攻占哪个城邑。”
鲁昭公感激不尽,他也相信只要自己居于郓邑,不多久,便会有大把的国人来投奔自己。
到时自己兵强马壮,就能以自己为主力,齐军辅助,讨伐季氏。而不是现在这般,全部靠齐军。
这位齐侯,考虑问题还是很长远的。
这是为了寡人好啊,鲁昭公很感慨。
公元前516年3月,离开鲁国五月之久的鲁昭公,总算回到了鲁国。
当然,他没有回到都城曲阜的鲁宫,而是进驻了郓邑。
不管如何,郓邑是鲁国城邑,鲁昭公也算是回了鲁国。
刚回到郓邑的鲁昭公雄姿勃发,他有大把的事要做。
发出安民告示,安定郓邑军民;派人积极联络各城邑,以求各路人马来勤护;到处散布季氏之罪,号召仁人志士行动起来,维护周礼王制,打倒乱臣贼子等等。
史料没有记载有多少鲁国人因此而投奔了鲁昭公,但有一个大国诸侯坐不住了,宋国国君宋元公。
宋元公认为自己有能力帮一把可怜的鲁昭公,当然,他不想动刀兵,他想到的是晋国。
鲁国这样的大事,非得晋国老大出来才能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