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3/4)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3/4)

床前,语重心长道:

    “礼,是人之本,做人不能不讲礼,不能不知礼,失礼就难以安身立命。听说阙里有一位贤人叫孔丘,非常知礼懂礼,精通礼乐,是圣人之后,大家一定要重视孔丘。

    孔丘的先祖弗父何本可以当宋国国君,但他让位于弟,这样的德行,堪称圣人。

    弗父何曾孙为正考父,正考父忠心辅佐三代宋国国君,接受三次敕命,每次敕命,一次比一次谦恭。

    据说,正考父的鼎铭是这样写的: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正考父之语,令人深思,这是圣人之语。

    如今,圣人之后就在鲁国。貜死后,拜托众大夫尽心辅佐何忌和阅兄弟。

    何忌,阅,你兄弟俩不但要和睦相处,还要拜孔丘为师,一定要好好学习礼教,精通礼乐。”

    这里,有一段着名的话,即正考父的鼎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我们得交待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一命而偻,指获得国君敕命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身子略略前倾。

    再命而伛,指获得国君敕命上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身子往前倾得更厉害。

    三命而俯,指获得国君敕命为卿大夫官职后,正考父不但不趾高气扬,反而见人时几乎将俯下整个身子。

    如果做到这样,那就可以“徇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意思就是只要自己做到官越大越对人谦恭,那即使自己平时顺着墙根走路,都不会有人欺侮自己。

    最后一句,“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就是这个鼎,不管是用于煮饭还是煮粥,能可以用来糊口就可以了。

    这说明什么?

    不管做多大的官,都要切记节俭的意义。我正考父将这话刻在鼎上,世代相传,不但倡导一种谦恭的做人道理,还要求子孙后代遵循崇俭拒奢的家风!

    也就是说,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貜去世前留下一段话,是两层意思。

    一是告诫自己的子孙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