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2/4)

第438章 临终之言:为什么仲孙貜去世前命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要拜孔子为师?(2/4)

年,齐国国君齐景公与齐国大夫晏婴来鲁国聘问,点名见了孔子,与孔子谈论了治国理政的事,专门提到了秦穆公称霸的事。

    据说,齐景公问孔子道:“寡人不才,请教夫子,想当年秦穆公,国小地偏,却称霸西戎,这是何故?”

    孔子曰:“国虽小,然秦穆公目标远大;地虽偏,但秦穆公施政得当。”

    齐景公于是向孔子讨教政之道,孔子又曰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话的意思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齐景公貌似一听就明白了,立即点头赞同。

    然后齐景公请孔子讲讲为政之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又曰道:“为政之要,最要在于节约财力。”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之一。有人说正是这一年孔子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给确定了下来,所以,立了。

    这一年,是孔子三十岁。于是,孔子三十而立。

    嘿嘿,齐景公向孔子交流治国理政的事确实有,但那是在孔子追随鲁昭公去齐国时的事了,不是公元前522年,而公元前516年。

    所以,齐景公来鲁国向孔子问政这个事到底有没有,真的很难找到其逻辑。

    公元前522年,齐国还在教训莒国,帮助卫国国君卫灵公回国复位,努力构建齐国为核心的同盟圈,意欲与晋国争霸。

    鲁国则是晋国最忠实的跟班,齐国国君齐景公对鲁国甚为忌惮。

    进入春秋以来,尤其是春秋步入后期,我们可以见到鲁国国君赴齐国朝见,但鲜有齐国国君赴鲁国聘问的事!

    齐景公没事到鲁国去干什么?

    所以,齐景公与孔子关于公元前522年的问政,也许是一个故事而已,而不是历史事实。

    但不管如何,孔丘的名声到了公元前518年时已经很响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也不再如以前那样直呼其名仲尼了,而以孔夫子尊称。

    公元前518年,鲁国卿大夫、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貜病逝。

    去世前,仲孙貜安排好了一切后事,最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仲孙何忌、南宫敬叔,以及孟氏家族所有家臣叫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