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孔丘办学:孔子收弟子的标准,真的是每人十块腊肉?(2/4)
大多数周武王的兄弟一样,季载并未在冉国上班。
他在周公旦的推荐下,担任了大周王朝的大司空一职,掌管大周王朝的水利、营建等工程事项,为大周王朝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季载去世后,冉国却未能发展起来。到了春秋初期,冉国已经非常弱小了。
据说,冉国为了攀附当时势头正猛的郑国,积极交好郑国,但却掉进了郑国为冉国挖的一个深坑。
当时郑国国君郑武公凭着自己在大周王朝卿士之职,四处扩张,早就看上了冉国。
为了吞并冉国,郑武公使出美人计,让冉国国君娶了郑国公族女子。然后,以冉国严重违反大周王朝同姓不婚礼制为理由,出兵灭了冉国。
当然,这样的故事缺乏考证,但冉国极有可能是被郑国所灭的。
聃,以形通“冉”,又以音通“丹”,所以史料所记载的聃国、冉国、丹国都可能是同一国,即冉国。
郑国在春秋初期,一口气吞并“东虢、郐、鄢、蔽、补、丹、依、弢、历、莘”这十邑,正有一个丹国。
郑国灭了冉国后,将冉国故地封给郑国公室子弟。冉国后人以国为氏,这便是冉氏渊源之一。
到后来,即公元前658年,楚国攻占了冉邑。当时冉邑大夫就叫聃伯,兵败被俘。
种种迹象表明,冉国是被郑国所灭,但后来其故地又落入了楚国之手。
国家不够强大,当然只能走向灭亡。
冉国被灭后,国人四处流散,有的到了南方的沈国,有的到了齐国、宋国、鲁国等周边列国。
冉耕是鲁国郓城人,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人,姬姓,冉氏,名耕,字伯牛,出生于公元前544年,比孔子小七岁。
对了,孔丘现在几岁?
到公元前526年时,孔丘26虚岁,冉耕应是19岁。
冉耕早就听说了孔丘,知道这是一位国君都亲自送鱼以祝贺生子的贤人,知道孔丘为求父母合葬在五父之衡停棺打听父亲墓地,也知道孔丘在儒术方面非常有成就。
年轻的冉耕,与孔丘一样,祖上极其显贵,但如今没落为士。
不管如何,大家仍旧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