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鲁舍中军(下):鲁舍中军,标志着鲁国公室权力彻底被架空(2/4)
具体就是舍弃中军,只设左右两军,其中由季氏家族掌管左军,由叔氏家族和孟氏家族共同掌管右军。
相应的,权力和义务也分别季氏家族占一半,叔氏家族和孟氏家族占一半。
那国君呢?
没了。
不需要国君承担繁重的义务了,国君把祭祀这档子主体责任给履行好即可,其他一切政治、经济、民政、军事、外交、人事等等治国理政相关的苦差事,就由三大家族包办了。
这个具体方案,到时由臧孙为作为卿大夫提出,在卿级班子会议上讨论通过即可。
咦,叔孙豹会同意吗?
叔孙豹是一位稳健的政治家,他当初就不同意增设中军,就是不愿把国君的权力给瓜分掉。
为此,曾经季孙行父在世时努力实现的团结三桓出现了裂痕,季氏和叔氏存在着政见上的分歧。
如今已经过了二十五年了,鲁国已经习惯了拥有三军的军制体系,而且国君至少也拥有着十二分之五的军队以及基于这个军队量的赋税、人口、土地、家臣!
而按照这个军制改革方案,国君的一切都没了!
更要命的,是裁撤掉的一个军团,要涉及到具体干部人事清退。
要清退的,当然是那些忠于国君、不愿意投靠三桓的人。
也就是说,鲁国的左右两军,所有的将校以及士兵,说穿了全部都成了三桓的家臣!
公元前537年,鲁舍中军,仅设左右两军。
从此,鲁国的国君完全被架空了!而且没有任何实力去对抗三桓!
这让一向忠君爱国的叔孙豹怎么能接受?
叔孙豹当然不会接受,但叔氏家族肯定会接受,因为叔孙豹已经不在人世了。
是的,这个军制改革方案,是季孙宿等到叔孙豹去世时才抛出的。
那叔氏家族会听季孙宿的吗?
会的,因为当时掌握叔氏家族大权的,正是叔氏内务总管竖牛!
只是有点小麻烦,因为竖牛管的是内务,军制改革这样的大事,必须由家宰代表宗主出面。
当时的家宰是杜泄,对叔孙豹无比忠诚。
但叔氏家族有叛徒,那就是大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