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375章 贤良大夫:为什么说叔孙豹是鲁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外交家之一?(2/5)

第375章 贤良大夫:为什么说叔孙豹是鲁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外交家之一?(2/5)

形象放在心上。

    叔孙豹呢?

    史料记载了大量叔孙豹的外交轶事,读来令人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公元前566年,卫国执政上卿孙林父来鲁国聘问。

    鲁卫两国是几百年以来的兄弟之国,大家都是周武王的兄弟之国,都是姬姓侯爵诸侯。

    但由于鲁国始封君周公旦曾经担任过大周王朝摄政王,所以两国的地位是鲁国要比卫国稍高一点点。

    地位决定了一应外交礼仪的次序。

    在国际事务中,鲁国往往排在卫国之前,签字时由鲁侯先签,排除时由鲁国排在前,吃饭时也是由鲁侯先分到食物,一起走时,也是鲁侯走在卫侯前面。

    但这一次,出了点意外。

    由于这一次鲁国需要卫国的帮助,所以鲁国君臣对卫国执政上卿孙林父来鲁聘问非常重视。

    当天一大早,在叔孙豹的安排下,年仅十岁的鲁襄公早早就在大殿前等候孙林父。

    孙林父来了,走到大殿的台阶前,向鲁襄公行礼。鲁襄公受礼后,引其登阶上殿。

    我们这样说说好象是在浪费笔墨,但这个外交礼仪非常重视。

    因为一切要按相关规定来,即严格依礼而来,否则极有可能引发外交纠纷。

    当时的大殿有七级台阶。

    依礼,国君在前,宾客随后,待国君先登两级,宾客才可以开始登阶而上。

    但这个孙林父平时嚣张惯了,在自己的卫国就没把国君放在眼里,是卫国真正的掌权者,曾经赶走过两任国君。

    此时到了鲁国,见鲁国乃一介小屁孩,就大大咧咧与鲁襄公并排登阶,并肩而行。

    啊?你孙林父把自己当成国君了?就算是你真的以为自己的卫侯,那也得走在鲁侯后面!

    一旁随行的叔孙豹很不高兴,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孙林父身边,恭敬施礼道:

    “夫子,鲁乃周公之国,卫乃其弟之国。数百年来,列国诸侯盟会,鲁侯从未在卫侯之后。

    如今,您乃卫国执政大夫,却不愿稍后于寡君。寡君不知哪里犯了错,请夫子明示。如果寡君无过,那还得请夫子您走得慢一点。”

    柔中有刚且义正辞严,卫国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