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363章 叹为观止(2/5)

第363章 叹为观止(2/5)

场是什么。

    什么《周南》、《召南》都是吟唱完毕后,季札从中听出这是什么诗歌,听音辨歌。

    然后根据这些诗歌的寓意,谈出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结果,季札一言中的。

    这说明了什么?这位吴国公子季札,对大周王朝先期的这段历史文化了然于胸!

    这是一般的蛮狄戎夷部落能够做到的么?

    这个有相当难度!当然,由于《周南》、《召南》这两首诗歌是整部诗经的头两章,这位吴国公子季札既然敢来鲁国欣赏乐舞,知道这两章那也不足为奇。

    按既定方案,鲁国乐师又为季札相继吟唱了《邶风》、《鄘风》、《卫风》。

    季札欣赏后,赞叹道:“多美妙的音乐,多深沉的诗歌!虽忧国忧民,但不颓废丧志,这应该就是卫康叔、卫武公的德行吧?”

    《邶风》、《鄘风》、《卫风》,是反映邶国、鄘国和卫国这三地民风的诗歌。

    武王克灭殷商后,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记武庚统治殷民。

    为了监视武庚,武王将殷商本来的京畿地区一分为三,另封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建立邶、墉、卫三国,这便是历史上的“三监”。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王室不少宗亲的疑忌,这让雄才大略的武庚利用了。

    武庚见机叛乱,原来监视武庚的邶国、鄘国和卫国居然反被武庚拉拢利用,参与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周公旦足足花了三年时间平定三监之乱,诛杀武庚灭了殷国,诛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黜霍叔,将邶国、鄘国并入卫国,三国合并为一个卫国。

    由于武王的兄弟、康国国君卫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中有功,另封卫国于他。所以,卫康叔是如今卫国的始封君。

    周幽王时期,大周王朝经历了一场太子争夺之乱。结果周幽王、太子伯服身死,大周王朝都城镐京被犬戎攻破。

    当时晋、秦、郑、卫等国出兵保卫王朝,其中卫国国君正是卫武公,他亲自率卫军出兵勤王,帮助大周王朝收复镐京,并拥立周平王东迁,立下特大功劳。

    季札一听就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