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664章 鲁用田赋(1)(2/3)

第664章 鲁用田赋(1)(2/3)

,心下不悦。但他强忍着这份不悦,心道只要你在老子的重大事务上能够挺一把,那老子也就不计较这种礼仪上的事了。

    季孙肥确实是有重大事务需要咨询孔子,此时因为孔子的事,鲁哀公来请自己一同会见,那就择机问孔子就是。

    鲁内宫中,鲁哀公、季孙肥、孔子,三人坐而论政。

    应该说,这是春秋时期国君见贤人的规定动作,无论国君是否真心,他应该就治国理政方面,谦虚地向贤人请教。

    这个规定动作,叫问政。

    鲁哀公刚即位时,就曾问政过孔子,当时就对孔子非赏仰慕。

    但可惜,当时季氏粗暴地将自己欲重用孔子的念头给死死摁在地上,还踩了一脚,最后迫使孔子再次流亡。

    而现在的季氏,比当年更加粗暴,只要自己一个不慎,但凡被季孙肥怀疑,那说不定不是迫使孔子再次流亡的问题了。

    鲁哀公整理了一下思路,谦虚问道:“请问夫子,治理民众,如何才能让民众对国家政令服从呢?”

    孔子捋须微笑,想也不想,道:“主公,‘亲君子,远小人’即可。只要主公能提拔正直无私的人,弃用邪恶不正的人,民众自然服从。”

    鲁哀公略微思忖,默默点头,喃喃道:“正直无私者正直无私者天下之大,何处有真正的正直无私者”

    猛然,鲁哀公发现自己犯了大错,鲁国的实际掌权者季孙肥就在身边,自己居然哀叹天下无真正的正直无私者?

    鲁哀公忙改口,问孔子道:“请夫子指点,这普天之下,何人可称正直无私?”

    孔子严肃道:“利益面前不忘义的人,危险面前敢勇往直前的人,以及那些安贫而乐道的人,一言九鼎永不失去信义的人,均可称正直之人。”

    季孙肥倒也没在意鲁哀公神情有异,见孔子说得在理,频频点头,道:“请问夫子,眼下之鲁国,该如何治政?”

    孔子认真道:“政,其实就是正。上正,则下正。故治理国家,自国君以下,公卿大夫人人均正,走正道,求正义,何患国家不治?”

    季孙肥思忖了一下,继续问道:“当政者该如何才能真正得到民众尊重,并自觉忠实地执行所制定的政策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