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625章 鲁灭邾国(2/6)

第625章 鲁灭邾国(2/6)

 邾隐公凄然苦笑,道:“大夫所言,皆忠义良言。然邾鲁两邻,虽在邾国,亦能闻鲁人击梆打更之声,鲁军旦夕可至邾国。而邾国距吴数千里路,非三月而不得援兵。就算今时求得吴助,那明日呢?大夫就勿需多言了,此乃天要灭邾,非孤之力可挽回矣。”

    言罢,邾隐公心头一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不禁掩面而泣。

    邾国众公卿大夫皆跪地号哭,唯茅夷鸿悲愤跺脚,大声道:“既如此,那主公就休怪臣无礼了。臣请回茅邑,率本邑军民抗鲁!”

    茅邑,是茅夷鸿的封邑。茅夷鸿回到封邑后,立即修筑城墙,招兵买马,操练士卒,不再接受国君命令!

    史称,茅夷鸿据茅邑作乱。可怜一位忠君爱国大夫,不愿受外敌凌辱,凭一己之力,组织军民抵抗鲁军侵略,结果被史料记载为据封邑作乱!

    公元前488年周历8月11日,鲁军攻破邾国都城,鲁哀公率军直接杀入邾国宫中,俘虏了邾隐公,占据了邾宫。邾国被灭。

    别看鲁国在世人的眼中是讲着周礼的,但周礼就是规定了侵占敌国后可以大行劫掠,鲁军就在城内四处抢掠,邾国民众对鲁军又恨又怕,许多民众纷纷逃向峄山避难。

    邾国就这样被灭了,这是春秋晚期鲁国所灭的又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诸侯。当然,我们讲过,一国被灭,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从此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只要有机会,被灭掉的诸侯国还会出现在史料。

    诸侯国家,在春秋时期的概念,并非是地域上的概念,而是政治文化意味更浓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宗庙上的概念。只要诸侯尚有血脉存在,其血脉子孙去某处建个宗庙,圈个城,就算是复国了。

    邾隐公就一副随你鲁国佬摆布的破样,任凭被鲁军俘虏,带至曲阜。

    鲁哀公洋洋得意,这一次率军灭了邾国,掠夺了大把邾国财物,尤其是邾国大量宗器宝贝,为鲁国取得了大把的国家利益。

    自己就露个脸而已,但名义上却是自己的功劳。

    于是,回到曲阜后,鲁哀公举办了大规模的献俘典礼。当然,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诸侯国君向周天子去献俘了。

    献俘,是在鲁国亳社献的。古时,但凡建立一个国家,必先建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