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605章 楚狂接舆(1)(2/3)

第605章 楚狂接舆(1)(2/3)

长达三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一直有着严格的礼法规定。因为这是身份的象征。

    而女子则是15岁。对女子来讲,年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这就是女子满15岁及笄。

    “笄”是古人绾定发髻的长针,后来演化出了簪和钗等。女子及笄之前即少女,其发式一般是将头发集束于头部双侧,分梳成树丫状。

    为何人们也习惯将少女称为“丫头”?

    源于发型哦。

    女子如果15岁时许配的,当年及笄时就应该束发戴上簪子。但如果15岁以后未许配的,那就不能戴上簪子,直到年满20岁。

    20岁以后,无论是否许配,都应该束发戴簪。

    而眼前这男子,披头散发,显然完全无礼于男子束发的相关礼法规定。

    令孔子更诧异的是,一般男子如果把簪子拔下,将发髻打开,那必然是长发及腰的样子。

    但眼前这男子,散下的头发,仅仅及颈!

    用现在的话讲,这男子留着一头艺术家型的齐肩长发。用当时的话讲,这男子留着一头剪过的仅仅及颈的短发!

    众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放眼整个春秋江湖,狂人不少,孔子就曾评论自己的弟子曾点是一个狂人。但敢于明目张胆割发以违周礼的,除非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少数民族,在华夏中原,谁也不敢。

    孔子暗暗吃惊,但一路行来,毕竟所见所遇者,都是中原人士,料想此地虽属楚蔡交界,不至于全民皆夷蛮。

    眼前此人,定是另类。用当时的话讲,叫狂人。

    一个楚国狂人。

    孔子心里对此披发男子有了自定的称谓:楚狂。

    仲由早就看不惯了,无来由遇见一个奇葩,看老师的样子还挺在意的,心想着还是赶路要紧,先将此人打发了就是。

    仲由直接走向那楚狂,施了一礼道:“打搅先生了,看先生如此虔诚的样子,请问先生在做何大事?”

    那楚狂未理仲由,仍旧遥望着远山,庄重肃穆的样子。

    仲由提高了声音:“先生”

    那楚狂转过身来,瞪了仲由一眼,道:“先生先生,先生者先死,汝是想咒吾早亡么?”

    仲由目瞪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