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89章 孔子赴蔡(1)(2/3)

第589章 孔子赴蔡(1)(2/3)

义上被灭了一次。

    最后,地大物博且人口众多的楚国,在公族大夫们的齐心努力下,发动了全民抵抗运动,并在传统盟国秦国的帮助下,将吴国侵略者赶出了楚国。

    楚国,从此不但将吴国列为头号敌人,同时也将蔡国列为了第二大敌人。

    已经完全恢复了国力的楚国,在英明的楚昭王领导下,会对敌人客气么?

    楚国对蔡国发起了讨伐行动,蔡国能顶得住吗?蔡国终于慌了,蔡昭侯又气又急,那怎么办?

    楚国给出的条件是蔡国将国都迁入楚国边境,完全沦为楚国附庸。但蔡昭侯能答应吗?

    此时的蔡国,在楚国大兵压境下,完全到了国家败亡之际!

    但蔡国国君蔡昭侯,会答应楚国的条件吗?与楚国有着深刻历史仇怨的蔡昭侯,绝对不可能答应楚国的要求。

    蔡昭侯想到了吴国。

    是的,蔡国,宁可迁去吴国边境,也不愿迁至楚国边境。

    这了这个时候,我们得花点笔墨来介绍一下蔡国了,否则,我们就很难跟上孔子之所以离开陈国去蔡国的思路。

    对蔡国的历史,孔子这样的大文豪当然是很清楚的。

    蔡国,春秋十二诸侯之一,首封于公元前1046年,首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叔度,最初封于祭地,即今河南荥阳西北,建立了祭国。

    由于古时“祭”与“蔡”为同音通用,故祭国又称蔡国。

    但叔度后来在周成王时期参与了武庚之乱,史称三监之战。

    最终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平定,参与叛乱的蔡叔度被流放于上蔡,原蔡国故地即祭地被天子周成王分封给周公旦第八子姬伯翔,仍称为祭国。

    只是,这个时候的祭国已经易了主,国君从原来的王子叔度变成了他的侄子伯翔,爵位为伯爵。

    也就是说,原本的祭国算是亡了国,后来又重新封了一个祭国。

    新建的祭国也在历史上光鲜过一把。周昭王时,国君祭伯随周昭王南征荆楚,却不料在大军凯旋回师途中,船沉汉水,可怜的祭伯与可怜的周昭王均溺水而亡。

    据说,祭伯去世后,其子谋父继承父亲爵位,并在大周王朝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公认的一代贤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