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鲁国风云> 第564章 孔子回鲁国(2/3)

第564章 孔子回鲁国(2/3)

何?

    必须说明的是,此时的孔子尚在卫国,正准备离开卫国。而鲁定公也还没死,时间定格在公元前495年春,即鲁定公接受邾隐公朝见不久。

    端木赐一怔,他很快反应过来:由于自己预言国君合不久矣,这令包括国君在内的许多鲁国人必然对自己反感。

    谁不想听好话?但你端木赐居然在背后咒国君去死?

    孔子本就有意回鲁国了,但由于自己的学生在鲁国乱搅舌头,居然说国君命不久矣,这让鲁国人情何以堪?

    此时回鲁国?

    孔子纠结至极,举棋不定。

    端木赐也很郁闷,早知道他就不对叔孙州仇讲那些话了。但话已出口,如覆水难收。

    老师的本意是要回鲁国,此时回鲁国虽然有些不利,但新君即位,也许三把火放出来,就可能会重新启用老师!

    端木赐分析了良久,最后对孔子道:“夫子若要离开卫国,此时回鲁国正是时候!”

    孔子皱着眉,问道:“子贡,有话就直说吧。”

    端木赐道:“不管如何,夫子终究是鲁国人。如今国君可能命不久矣,一旦国君寿终,那夫子正好前去奔丧,此为臣守君礼。

    若无意外,新君应为此时世子蒋。赐听闻,世子蒋此人谦逊有礼,善待士人,尤其对夫子恭敬有加。夫子回鲁,极有可能被新君启用,甚至官复原职!

    季孙等人之所忌惮者,唯夫子也。夫子回鲁,只消与季孙、叔孙、仲孙等人适当修复关系,且可先不出仕,以防季孙等人猜忌。

    夫子不干政,专以教育招收弟子,再从弟子中择优而荐于国君甚至季氏、叔氏、孟氏以及其他卿大夫。一旦众弟子出人投地,对夫子有百利无一害!”

    孔子听后,如醍醐灌顶,顿时兴奋起来,立即对众弟子道:“回去,回鲁国!”

    公元前595年春,在卫国流亡了一年的孔子,率众弟子回到鲁国!

    当然,此时的鲁国国君还是鲁定公,听说孔子回了鲁国,本有意召见,但想想自己召见了孔子又能怎样?

    想当年,正是自己,重用了孔子。但也正是自己,无力保住孔子,最后迫使孔子流亡他国。

    季氏、叔氏、孟氏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