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敢向青桐山(2/7)
土也有所不及。
虽然一直以来,中土的刺绣才是天下无敌的。
一个绣娘,三年心血,一幅绣屏刺画,便是千金万金也是值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
即便是中土最顶级的绣娘又能有多少?
这些绣娘都有巅峰期的。
这个巅峰期是极其有限的。
一幅绣品动不动就是经年累月。
一个绣娘一生能有几年?
她又能生产多少作品?
这都是,极其稀少的。
而大多其余的绣娘,她们的绣品可能只是稍微差一点,或有一丁点瑕疵,就不值钱了。无数的心血,在油灯下的苦熬,视力不受控制的直线下降,换来的是仅有的温饱。
原因何在?
原因是,中土的绣娘——太多了。
多到,除了最顶尖的绣娘,她们的作品好点,其余的都不值钱。
而月族的刺绣则是不然,走了另一种风格。
毕竟,月族的刺绣是在月布上进行的。
中土绣娘的作品,是在丝绸上进行的。
底层材料不一样,自然的,这作品风格也就不一样了。
现在外间流通的月族刺绣少之又少,很多中土人对其不了解也懒得了解,毕竟想要经营这一类的生意,需要打通朝廷和月族的关卡。有这能耐,干什么发不了财啊。
为什么要执着于月族的刺绣呢?
但锦氏却看重于此。
因为刘一夫说的对。
盐铁生意影响不好。
那些值钱的珠宝生意又太惹别人眼了。
反而这些刺绣作品不显山不露水,可绝对是一种低调的巨利。
此外,皮毛,山货,药材,这些生意都可以的。就算锦氏觉得麻烦,还可以先接下来再交给白酒嘛。
白酒最擅长的,就是她那无与伦比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