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被消音的枪声(3/5)
澜,知友这个称呼开始响彻论坛,同时也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最为流行的热词。
十月十八号,京都一所艺术院校要举办一场公开的展览会,打电话找到了董文豪。
同日,一个专门做高校演讲的教授也打电话找到了魏兰兰那边。
十月十九号,京都的一场s展……
同日,一场为期一月的文化展览祭……
还有一些快销品牌、体育用品、教育机构、求职网站、旅行社、投资机构……也开始电话频频,希望能够和知乎进行合作。
你要问江勤那段时间赚了多少广告费?不知道,很多很多就是了。
不过这些东西对江勤来说就相当于是赠品,真正让他满意的,还是知乎现在的用户量及粘性。
09年确实是投身互联网行业的最佳时机,但能够做到像知乎这样井喷式发展的确实没有几个,于是这个校园网站开始声名鹊起,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知乎的创办者对互联网研究很深,他很懂用户喜好,这是非常致命的。”
“你仔细研究过这个网站就能看出来,它的基础框架在一开始就搭建好了,这意味着,现在的知乎就是创始人最初想要达到的样子。”
“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件事很简单,事实上,能从出发前就确定好重点是很困难。”
“为什么?因为网络的流行走向是不可控的,是难以预测的,但现在,有个人正在用自己的想法引导网络流行。”
“你能想象―个农民伯伯在播种之前,就决定好了哪天下雨,哪天不下吗?”
“对,这个网站的变现能力确实很差,差的让人担忧,但如果他能专注于这个领域,未来大学生社交领域的第一股必然是他。”
十月下旬,冷空气袭来,全国开始普遍降温,但关于互联网话题的热度却依旧不减。
因为知乎势如破竹般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某互联网专家也是在创业板块的头条发表了自己对于知乎的看法。
而其他的一些相关报纸上面,也有着关于知乎网站的一些报道。
比如一些转载了知乎内容,分析这个网站为什么会被大学生偏爱,又比如从列举大学生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