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英> 第614章:京师的万人血书(4/6)

第614章:京师的万人血书(4/6)



    朱元璋突然有些好奇的对身边刘和问道:“咱最近都没怎么关注言官那块,那些个天天把礼教挂嘴边的家伙们,可是有过弹劾大孙。”

    这些个清官言官们,一个个最为头铁不过,哪怕是朱元璋本人要是有什么犯错的地方,也是直接上奏章弹劾。

    鉴于对元末腐败吏治和农民起义的亲身体会,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明代言官制度,并且是给予了很大的权力。

    建立之初朱元璋曾道:“臣不谏君,是不能尽臣职。君不受谏,是不能尽君道。臣有不幸,言不见听,而反受其责,是虽得罪于昏君,然有功于社稷人民也。若君上乐于听谏,而臣下善于进谏,则政事岂有不善,天下岂有不治?”

    这是因为担心后世子嗣作为皇帝权力过大而没有制约,所以特地设下言官制度。

    一来是起到净化吏治,二来也可作为规劝君德。

    当然,历史上的发展总是和朱元璋的想法相违背,亦如这言官制度,在明前百年倒还是不错。

    最后这言官制度,自然是跟朱元璋的反腐,禁黄,藩王,卫所的结果差不多。

    与朱元璋想象的美好大相庭径。

    从明孝宗的‘两京言官之狱’事件开始,言官们就可谓是进入堕落的深渊了,彻底成为大明毒瘤,以至于发生言官之祸。

    明中后期更是给朝廷造成了强大的破坏力。

    这言官制度简单点说,就是朱元璋搞了个衙门,给他们俸禄,其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弹劾,所谓是以言代行,每天就是做风闻言事,直言规劝。

    曾经有一次朱元璋自己微服私访京师,或许是因为勾栏听曲所以耽搁了点时间,导致没赶上皇宫的宵禁。

    按理说皇帝本人来了,这宫廷禁卫军当然是直接放行。

    好巧不巧的恰好有个言官去面见朱元璋,没等到人后,只得是于宵禁前离开皇宫。

    这也正是碰到了朱元璋回来。

    好家伙,这言官在宫里头等了许久未得召见,以为是朱元璋不想见他,结果是跑外边玩去了。

    这个言官真就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冷嘲热讽,都算是把台阶都给掀飞了,以朱元璋自己定下的制度怼得其无话可说,大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