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朱英> 第393章:被打脸的朱元璋(5/6)

第393章:被打脸的朱元璋(5/6)

,按时轮换,屯田按分成上交粮食,以供守备军及官吏,养兵而不耗朝廷财力。

    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明共有屯田兵近两百万之众,镇守天下,安定大明。

    军士为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

    正军赴卫所,至少须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生活。

    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全免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并供给正军之生活。

    正军身死,即以户中壮丁补充。

    然卫所军士生活困苦,俗语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这般情况下,即便是大明初年,亦是有大量逃兵出现。

    因此有“根补“、“勾补“等方法。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

    而便是这两个方法,让军中长官,有了贪污之处。

    常以隐瞒逃兵,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获取大量非法钱粮。

    这次大同左卫的都指挥使李林,就是干得最狠的一个。

    一般来说,很多都指挥使,顶多就是在收粮的时候,多收一些。

    下面的丘八,个个大字不识,军中不比城池百姓,长官统治一切,生死随定,且消息闭塞,连外传都不可能。

    有什么刺头出现,直接就被活生生的打死,确立军威,杀鸡儆猴。

    这般下来二十余载,哪有什么反抗的道理。

    老话说得好,兔子逼急了都咬人。

    大同左卫,因为上面隔着其他卫所,并不直接接壤草原,更近大同府。

    且大明立国以来,也把草原打得够呛,因此战事不多。

    这也让李林有了足够的时间霍霍。

    二十多年,大同左卫八成的田产,陆续已经被李林等长官们的名下。

    要知道,在李林这个都指挥使之下,还有千户,百户,亦是同流合污之同。

    其他军士,俨然已经成了长官们的私人军奴。

    大同左卫总共七千军士,却有五千余众成了耕作农奴。

    即便是总旗,小旗,大多数亦是如此,甚至一些百户,都逃不过。

    李林之所以敢如此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